旅游指南
2015-06-30
团岛:青岛话“坦岛”,面积0.182平方千米,海拔24米。团岛是清政府在青岛最早设立炮台的地方。先前分属几个小岛,德占后将小岛连接起来,形成今天之规模。团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一直是军事要地。清朝、德日侵占青岛期间及国民党统治时期,都将团岛山作为军事基地。解放后至今,团岛山南部一直有解放军海军部队驻守。 现在已经通过人力作用与大陆相连,形成陆连岛。
1914年日本第一次占领后在这里修建的水上飞机场和无线电电台。环绕在外围的警戒线就象从海面曼延过来的迷雾,把团岛紧紧包围起来,使人难以窥测到里面的光景。同时,团岛海滩一度作为临时刑场所引发的种种死亡传闻,也往往令人谈之色变。
然而,尽管筑有炮兵阵地,团岛却并无战事。在1914年冬天的日德激战中,团岛外海因为布了雷,日军军舰无法靠近,所以没有出现直接交火的场面。11月7日早上7点10分,日军左翼攻击集团第46联队第二大队的第六中队从陆路越过汇泉广场,沿海岸线直插团岛。8点30分左右,日军士兵到达团岛要塞。期间,尽管发生了一些零星的抵抗,但因驻守团岛的德军已接到停止作战的命令,很快就向日军缴械了。后来人们知道,整个日德青岛争夺战,团岛炮台是最后一个陷落的德军要塞。
日德战事之后,日本占领军在团岛设立了一个无线电电台,从现在仍清晰可寻的部分电台建筑遗迹看,这个规模不大的机构,所起到的作用应不可小松。无线电台和更大规模的水上飞机场的出现,完善了这个区域的军事功能,也进一步强化了团岛的神秘色彩。
实际上,在团岛过去式的地理链接上,沿海岸线从南向北,今天可考的各种设施大致是这样排列的:航海灯塔、水上飞机场、临时刑场、炮台、电报房、粪便和垃圾处理场。从灯塔到垃圾处理场,步行需要20分钟。在这些设施中间,粪便和垃圾处理场和普通人的生活联系最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