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屈斜路湖

欣欣首页 全部分类 搜索 我的欣欣
欣欣旅游旅游景点日本旅游景点屈斜路湖
景点概览
景点地址
日本 北海道弟子屈町
门票信息
-
开放时间
-
交通指南
-
简介

屈斜路湖是位于日本北海道东部弟子屈町一个天然湖泊,全域被划入阿寒国立公园。过去曾经以水怪库希而闻名。

地理

屈斜路湖是日本面积第六大湖泊,平均水深为28.4m米,位于破火山口屈斜路破火山口内,周围被藻琴山、サマッカリヌプリ等山峰环绕,东西宽约29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是日本最大的火山口湖,也是世界第二大的火山口湖。虽然屈斜路湖属于水深较浅的火山口湖,但东南部的旧喷火口一带的最深处水深接近120米。

附近有多条小河川流入,南端则有钏路川流出。但自河川流入的水量只占全湖水量的约20%,其余的水量都是从地下经湖底流入。湖中央有一座名为中岛的岛屿,面积为面积5.7平方公里,周长12公里,是日本最大的湖中岛。中岛本身是一座自体二重式火山,中央的溶岩圆顶丘是中岛的最高点,高355米。

南岸有一个名为和琴半岛的半岛。和中岛相同,和琴半岛在昔日也曾是因火山形成的湖中岛屿,后随着尾札部川的冲积平原的扩大,产生了沙洲并和陆地相连成为陆连岛。

历史

屈斜路湖周边自100万年以前开始就有火山活动,北侧的藻琴山就是当年火山活动产生的山峰。约34万年前火山开始喷发,约12万年前出现了最大规模的喷发,当时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几乎覆盖了札幌以东的北海道地区。屈斜路湖约在3万年前形成,此后也没有再发生足以形成破火山口的大规模喷发。

初期的屈斜路湖的面积大约比现在大一倍,湖的形状几乎是圆形。然而在3万年前,由于附近的硫黄山等溶岩圆顶丘群喷发,使得屈斜路湖东南部分成为陆地,形成现在近似豆粒的形状。

在江户时代的地图及探险资料中,屈斜路湖被记载为“クスリ・トー”,在爱努语中是温泉、药之湖之意。之后由于钏路川源头附近有一个名为“クッチャロ”的村庄,名称遂改为现在使用的“屈斜路湖”。

生态

屈斜路湖由于东北部有来自硫黄山和川汤温泉带有强酸性(pH值大约是2)的温泉水流入,因此屈斜路湖湖水的pH值大约是5,是一座酸性湖,并不适宜鱼类生存。

过去屈斜路湖内也曾经有过丰富的鱼类栖息。在江户时代末期的1858年(安政5年),松浦武四郎经过此地时,湖内曾有远东哲罗鱼、珠星三块鱼、红鳟鱼等鱼类。在1917年(大正6年)的调查中,湖中除了有远东哲罗鱼、珠星三块鱼、远东红点鲑、樱鳟、杜父鱼、三刺鱼生存之外,还有从海中逆流而来的大麻哈鱼。除了鱼类,水中也有众多植物浮游生物、苦草和眼子菜等水草生存。难以想像是个屈斜路湖酸性湖。

湖中生态的情况在1929年(昭和4年)时发生变化。在这一年,许多鱼类都消失或只出现在小部分范围,水草也变得十分少见。湖水表面的pH值变为4.9至5.1,呈现酸性。此后虽曾有一段时期酸性度减弱,鱼类数量也有恢复。但在1938年(昭和13年)5月屈斜路地震后,因湖底喷出硫酸塩,湖水的pH值变至约为4,导致湖中鱼类几乎全部死亡。受此影响,屈斜路湖现在也没有渔业权。

近年来湖水的酸性度有所降低,放流的虹鳟鱼可以生存。

另外,和琴半岛是昼鸣蝉的最北栖息地。1951年,“和琴昼鸣蝉发生地”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家天然记念物。

也有一些大天鹅飞至屈斜路湖,在此栖息。

(免责声明:本页面文字及图片均来源于维基百科。图片“130713 Lake Kussharo Teshikaga Hokkaido Japan01s5”作者663highland - 自己的作品。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130713_Lake_Kussharo_Teshikaga_Hokkaido_Japan01s5.jpg#/media/File:130713_Lake_Kussharo_Teshikaga_Hokkaido_Japan01s5.jpg根据知识共享 署名 2.5授权)

周边景点
推荐关注

欣欣旅游网手机版-m.cn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