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

欣欣首页 全部分类 搜索 我的欣欣
欣欣旅游旅游景点天水旅游景点麦积山石窟
景点概览
门票信息
    麦积山景区门票70元,包括景区和石窟票。60岁以上者、解放军及学生半价,记得带老人证、身份证、士兵证和学生证。
开放时间
8:00~17:00
交通指南
    在麦积区火车站前,每日有专线旅游车34路发往麦积山,车程约1小时,每7分钟即有一趟。
简介

   石窟现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窟194个,泥塑像、石刻像7000余身。因为地处多雨地区,所以壁画保存较少,现存1300多平方米。石窟建筑完全按照我国传统风格,没有莫高窟的中心塔柱似洞窟。而大批精美塑像多为隋代以前制作,这比莫高窟经历代重修重建的塑像更加有历史价值。  

   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

开凿年代

  它的开凿年代,大部分学者认为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景区特点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重点洞窟

135窟(俗称天堂洞)

  北魏晚期(516-534)开凿,为西崖三大窟之一。俗称“天堂洞”,既王仁裕《玉堂闲话》中称之为“天堂”者。横长方形平顶窟,其独特之处是前壁上部开三个明窗。全窟共有造像17身。正壁中龛泥塑一佛二菩萨和窟左石雕一佛二菩萨,都是形神兼备的优秀作品。壁画约保存50平方米。正壁上部绘涅磐变,其右侧的八王争舍利,构图准确,描绘真切,表现了激烈的争战场景。

142窟:时代、北魏

  北魏晚期(516-534)开凿,窟内塑三世佛及菩萨、弟子。壁面又有贴影塑佛、菩萨、飞天及供养人等。布局严谨,形式多样,是内容最丰富的洞窟之一。

37窟:时代、隋

  洞窟形制:

  圆卷龛、前部毁。

  造像:

  龛内塑坐佛一身,右侧一胁侍菩萨。

  特点:

  主佛高2.10米,顶作低平螺旋髻,略有残损,面形方圆,着通肩架裟,善跏趺座于方形座上,中踩半圆莲台,体躯健美,神态安详。右胁侍菩萨,高1.85米,顶蓄高髻,戴华髻冠,面容丰满,形体修长,双手自然交叉于胸际,姿态优美,表现手法简练、生动,是麦积山隋代造像的精品。

127窟

  洞窟形制:

  大型顶窟,平面横长方型,顶高4.5米,四周高3.95米,面阔8.60米,进深5米,窟顶正中为横长方形藻井,其四周有四个梯形披,窟内正壁、左壁、右壁各开一浅龛,四壁和整个窟顶绘满壁画。

  造像:

  正壁龛内石刻一佛二菩萨,左右两壁浅龛坐佛均经后代重塑,臃肿、呆滞,两侧胁侍菩萨(泥塑)均为原作为秀骨清像类型,窟内正中一佛二菩萨,为宋代造像,明代重修。

  石刻佛像及二胁侍菩萨是一铺精致的石刻说法图,坐佛高1.69米,高肉髻面型略长,眉细唇薄,穿通肩袈裟,结跏跌座右手扬掌作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悬裳覆盖大半个须弥座其嘴角微微上翘,略含笑意神情庄重之中显得和悦亲切。两侧胁侍菩萨高1.22米,各束高髻,着僧祗支、天衣、披帛、长裙神情端庄、优雅、肌肤细腻、柔润。石雕坐佛的背光、项光、是与造像同一块完整的石料雕塑成浮雕美,同圆雕佛像相衬映,和谐而完整。项光中央为一大朵复瓣莲花,围绕以曲蔓分枝莲花忍冬,上部中间雕莲花化佛,左右两侧为相向而飞的伎乐天各六身,构成项光的外周装饰。背光雕二弟子,二飞天,二供养人相对静止的人物动态与项光上的飞天形成对比具有生动欢快的装饰趣味。 

  左右壁佛龛内的坐佛经宋代重塑,毫无生气,两侧泥塑胁侍菩萨高髻宝冠,服饰华丽,风姿卓越,笑靥可亲其形成是接受南朝文化之影响,属典型的秀骨清相。左壁右侧菩萨宁静谦和。左侧菩萨则欢快活跃,斜欹上身略带夸张地表现出恭敬的姿势,极富生活情趣。

  壁画:

  此窟是麦积山石窟最为恢宏,最多精美的壁画,而且保存最多,约99平方米,装饰了三个佛龛以外的全部壁画。除窟内佛座四周约1.21平方米为明代重绘外,均为北魏原作,内容丰富,形式完美,多为精品。

  ①正壁巨大规模绘制了涅经变,纵2.20米,横8.22米,略有残损。分别绘有释迦临终遗教,涅盘后为迦叶示现双足;八王分舍利以及起塔供养场面,全画面气势磅礴、气韵生动,是全窟的主题。

  ②左壁上部维摩洁经变,纵2.30米,横4.48米,是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常见的题材,但在北朝像此处这样内容详备,画幅巨大,并以高度成熟的经变形式出现的壁画,尚属罕见。故事、人物都从《维摩诘经》诸品中的内容为主。画面人物形象和绘画技法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天女造型与传世《洛神赋图》临本十分相似。故事情节组合巧妙,绘制技艺精湛,是早期经变画中的优秀作品。

  ③右壁上部西方净土变,纵1.63米,横4.55米,是中国石窟中现在时化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完备的一幅西方净土变。画面虽有剥落和模糊之处,但所绘人物、建筑、花卉、树木等都清晰可辨,整幅画面,构图错落有致,线描如春蚕吐丝,技法成熟,是早期具有特点的杰出作品。

  ④前壁七佛图与十恶十善。前壁上部为七佛图,纵1.47米,横8.22米,七佛即七世佛以横列七铺坐佛说法图构成,两侧有菩萨,弟子,比丘数身。下部门两侧画十恶十善,约14平方米。大部分已被烟重黑,有的稍见清晰。有墨书榜题十余条,可辨者四条“此人生时好□□当坠刀山地狱”“此人生时好□□□□令人截臂地狱”。“此人行十善得参益时”“ 诸天罗汉迎去时”,画面表达了惩恶劝善的思想,诚如七佛通偈所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⑤窟顶左右披《萨陲太子本生》故事。二披呈梯形,左披上底1.34米,下底3.80米,高1.48米,右披上底1.05米,下底2.50米,高1.10米。依据《贤愚经、摩诃萨埵以身饲虎缘》绘制,左披画一座大城,城内有宫城,城外有萨陲那游猎,舍身饲虎后二兄迅疾返回报信的场景。城内国王闻信晕倒,救护等场面。右披画一大山,山崖之下群虎汹汹,饥饿觅食的情景,萨陲那跳崖,国王闻讯率众赶到。两披画面基本包含了这一故事的全部主要情节。只因剥落、漫漶、未见最后起塔供养的场面,图中故事内容和环境景物密切结合,构图巧妙,描绘生动,具有强烈的悲剧气氛。

  ⑥窟形正披,本生故事。采用长卷式的幅画,画了大规模出行图,自左至右有本二乘,第一本,疾驰状,第二本,已缓式停下,第三本有王者身份者下车,有数人伫立迎候,由于此图残损过甚而内容不详。

  ⑦窟顶前报,炎子本生。此窟前披采用中国传流长卷式构图给炎子本生。分右、中、左三段,从迦夷国王进山狩猎、追猎、误身炎子及盲父母因子遇难而大恸,天赐神药盲父母变明等复杂连续的情景,场面生动自然,将人物情节及山水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既是一幅长卷故事画,又是一幅山水人物画。

  ⑧窟顶天井,帝释天,纵1.32米,横4.68米,帝释天乘坐龙车张伞盖,车后飘扬旗,前后众多的乘龙飞天围绕。前方一身足踏莲台由无数伎乐天围绕下飞行的天人。整个画面以无数飘带和流云造成满天飞腾的气势。

44窟:时代:西魏

  洞窟形制:

  四角攒尖顶窟,高2.25米,面阔3.20 米,进深1.9 米,窟前部塌毁,仅存后部造像。

  造像:

  正壁龛内塑坐佛一身,龛外塑左右胁侍菩萨各一身,左、右两壁后侧塑弟子各一身。

  特点:

  佛高1.60米,水涡纹高肉髻,内穿僧祗支,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结跏跌座。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残存彩绘痕迹,覆于佛座前的悬裳衣褶俱呈圆转的线条,质感厚重,层次分明,富有装饰趣味。佛面形方园适中,端庄典雅、微微俯视、和蔼可亲,集中体现了西魏造像的美感。龛外胁侍菩萨高1.30米,头戴冠,发呈三缕,披于肩上又垂至臂肘,袒上身,披巾绕肩。佩项饰,下着裙,侧壁弟子高1.07米,形象质朴。

第123窟:时代、西魏

  洞窟形制:

  平顶方形窟,顶高2.47米,面阔2.45米,进深2.35米,其四周又凿高宽各30厘米的低坛基,正左右三壁各开一圆拱形浅龛,左右壁龛前的坛基上做方形佛座。

  造像:

  正壁塑一佛二菩萨,左壁维摩诘,右壁文殊师利菩萨,里侧塑二弟子,外侧塑男女二侍者(童男、童女)。

  特点:

  窟内佛造像生动秀美,菩萨清秀、苗条。此窟以维摩诘变为题材,左右二壁方形坛座上维摩诘居士和文殊师利菩萨均作结跏跌座,对坐论辨。维摩洁变是自魏晋以来北朝至隋唐盛行不衰的佛教艺术题材之一,多见于绘画,文献中有东晋顾恺之在瓦棺寺绘维摩诘变的记载,有“清嬴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此窟维摩诘高1.22米,头梳小髻,造型清瘦,宛如封建士大夫形象,机智、从容安详,不同于壁画和浮雕中通常所见似病容的老者,文殊高1.20米,服饰华丽,表现出沉静无畏,潇洒大度之风范,童男、童女造型天真、稚气、纯朴、活泼、生活气息很浓。着少数民族装束,塑像着力于刻划人物的面部,对于躯体和动态则作相对静止和简练的整体处理,从而突出了人物 神情和内心世界的表现,中国著名的美术评论家、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给予这二身塑像高度的评价。

  壁画:

  已残,仅存少许。

165窟

  位置:

  西崖中层东端。 

  时代:

  西秦或北魏早期,现存造像均为南宋。 

  窟形:

  长方形敞口大龛。 

  造像:

  原造像全毁,仅存束帛佛座和背光。窟内正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尊,内着僧祗支外穿通肩大衣,结跏跌坐。左右各立中年女性供养人一尊,高髻花冠椭圆脸。眉弯长与鼻相通,眼角上翘,小嘴,着当时世俗女式服装,外着交领长衣,右边腰中系带,长裙盖足露脚尖,右手握拳上举、左手下垂、衣纹线条自然流畅、身材窈窕、俏丽润秀、个性鲜明、为当时上层社会年轻贵妇的真实写照。左壁菩萨、头顶方巾、额有毫光、袒胸、内穿斜领小衣,外着开领长衫、两手重叠于腹前、手心向上、作观音相。右壁菩萨顶束高髻,面形与左菩萨相同。左、右壁菩萨面目端庄秀丽、仪态典雅、肌肤细腻、怡然自得、温婉可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此窟五身宋塑大像,均未彩,形象神韵、衣着质感全以泥质表现,这是该窟造像的重要特点之一,亦为宋塑代表作品。

  壁画:

  大体无存,仅有三身背光着青绿火焰纹可辨。另外,在左壁菩萨背光顶部隐约可以看出数身彩绘伎乐。 

  题记:

  左壁菩萨右侧佛光中宋代后补的泥皮上有:“维大宋庆元丙辰四月初八……”墨书题记一行。

5窟

  俗称:

  “牛儿堂”。 

  位置:

  位于东崖西侧最高处,上七佛阁左侧。 

  时代:

  随、初唐、经宋、明重修。 

  窟形:

  仿木构建筑崖阁式洞窟,前有窟廊,后凿一窟二龛,为“三式佛”龛中窟平面呈椭圆形,穹窿顶。

  造像:

  中窟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萨。虽经后代重修,仍保持着随末到唐初的造像风格。中窟外两侧各开一圆拱形大龛,每龛内各塑一佛二菩萨。菩萨花萝高冠,面目端庄秀丽,胸部半袒、双臂外露、肌肤丰腴。但姿态服饰有别,体形微呈型扭动曲线,婀娜多姿,后人形象地称唐代的菩萨如宫娃,具有“丰满圆润”的艺术风格。

  中龛外右侧塑一天王像,身穿铠甲,两眼圆睁,神情威严,脚采一卧的小牛犊背上,卧牛昂首屈膝,挣扎欲起,姿态极其生动。这就是《玉堂闲话》中所谓的“金蹄银角儿”。该窟因此也称“牛儿堂”。民间关于小牛的传说也十分动人。相传,牛儿堂的这尊天王,本该站在他脚下的莲台上。但在窟廊上静卧的小牛犊是一头神牛,它力大无比,要是吼叫一声,就会天崩地裂,山体倒塌,为众生常来无穷的灾难。牛犊的这种本性,引起天王的注意与提防。一天,天王发现牛犊伸长脖子,抖动四啼要耸起身来活动一番。天王生怕牛犊的这一举动会给众生降下大祸,为保住山体便纵身一跃,双脚稳稳踏在牛背之上,牛犊几番挣扎未能跃起,一场眼看要发生的灾难免除了。直到今天,天王还踏着这头神牛,似乎还不忘保护人们的安全。美丽的传说,反映人们对安宁、和平、幸福生活的希望与祈求。

  壁画:

  龛内壁画,全为明代重绘,仅龛外右侧上方留有初唐时期所绘“西方净土变”一块,并有女供养人及侍女数十身, 身穿窄袖悬裳,长裙系颈。此外,在右侧身部一平棋中,正中画马一匹,四周有飞天围绕,又有流云,彩莲、佛珠衬托,可能为太子逾城的寓意之作,色彩艳丽,形象生动,亦为初唐时期代表作品之一。 

  题记:

  在中龛拱门两侧有:明嘉靖癸亥(公元1563年),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和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甘茹、蒋之奇等人的墨书和刻石题记数方。

4窟

  上七佛阁,也称散花楼。

  位置:

  位于东崖三大佛上方最高处,距地高约70米,为麦积山规模最大,位置最高的石窟,也是最辉煌壮观的殿堂式大窟。

  时代:

  北周、唐、宋、明、重修。

  窟形:

  窟顶为单檐庑殿式,前有七间八柱长廓,廓后作七个并列顶四面坡顶的方形大窟。窟高15米,宽31.7米,深13米。由于唐开元二十二年天水发生强烈地震,前廊六根列柱及顶部平基崩塌无存仅留两侧石柱。

  造像:

  窟内原塑一佛二弟子六菩萨或一佛八菩萨像,历经唐、宋、元、明不断修缮,造像已非初始原貌。诸龛外部浮雕帐幔帷幕上饰火焰纹、宝珠、鳞片网络花饰及流苏等。显得十分华丽壮观。龛与龛之间有石胎泥塑。“天龙八部”有天、龙、夜叉等恶鬼形象。以及宋塑两身高4.2米的金刚力士,骨骼健壮、肌肉突起,造型夸张,但都强悍无比,气势逼人,塑作技艺高超,是金刚力士中之杰作。

  窟外上方的崖壁上,有薄肉塑伎乐飞天五组,均为北周原作。每组飞天四身,面部,四肢等肌肉裸露的部分浮雕,其余衣纹,裙带及披巾等彩绘。有的手执乐器演奏,有的手捧供物飞舞,自由自在地飞旋于鲜花与祥云的虚空之中。别出心裁,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不仅轻盈优美,增加了人物的流动感,也体现了作者卓越的智慧与丰富的想象力。此窟建成之时,并请著名文学家庚信为之撰铭。

  此窟俗称散花楼。据说,这是由于在此散花,佛将带给你好运和祝福。当我们登上七佛阁前廊凭栏倚立,将五彩缤纷的纸片撒向空中,你就会看到美丽的纸片纷纷扬扬、徐徐飘落而下。奇妙的是,顷刻之间,这些纸片又争先恐后地向上飞升,升至一定高度后才慢慢地向下散落四方。这一奇观,民间流行的美丽传说很耐人寻味。故事说的是七佛阅里的七尊大佛,当年佛阁建成后,曾邀佛祖来此讲经说法,赴会听法者云集上七佛阁之下。七佛阁里修行的二十八尊飞天,见此盛况,兴奋不已。为识别赴会者们对佛的信仰是否真诚,她从空中向地上的众生散花,如果他们心诚,飘落的花雨就会飞向天际;如果花瓣落在谁的肩上, 就说明他俗缘未断,红尘未了。结果,散落的飞花久久飞舞于空际,没有一瓣落下,证实前来听法的众僧,个个诚心敬佛。到如今,游览的人们不时将纸碎片抛向空间,看着腾空上升的纸片飞扬,心中一片欢悦。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称上七佛阁为“散花楼”。

  壁画:

  七个佛龛内壁画,全为明末清初重绘,唯诸龛外部上面的大型“薄肉塑”飞天组画及残存在前廊平棋上面的四幅佛传故事画,既为北周原作,又颇具有特色。“薄肉塑”飞天,计五块,约30平方米,每块各作飞天四身,其脸部和肌体部分均为薄薄一层优质细泥塑出,其它如衣着、飘带、饰物以及周围的流云、花饰等,均彩画而成,既生动,又极富立体感,生动优美,确为罕见佳作,在四幅佛传故事画中,尤以右侧偏东的那幅骑乘人物画最为突出。特别是那匹缓步前进的红马,不论是体形动态和神韵都绘制的维纱维肖,由于当时的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又适当考虑到人在仰视中的错觉关系,每当人们从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角度来看,它都有不同的走向和动势。说明中国古代画师已掌握了透视原理及高超的技艺。 

  题记:

  在第4窟西侧柱外下部,有浅刻题记一方,三行十六字:“坊石匠法知,赵获玖开三龛 赵松朵”。此外,第二龛主佛两侧下层壁画中,有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重妆塑像的题记二处,在前廊左壁天王左侧墨书藏文六字真言,系唐以前古藏文题记。各龛内还有明末清初重妆龛内塑像壁画的发愿文和榜书题记以及柱廊内外的宋、明、清官员、香客游人题记16一方。

121窟

  方位:

  西崖上层西端。

  时代:

  北魏晚期,宋重修。

  窟形:

  覆斗藻井平面方形窟。窟内正、左、右壁开尖拱深龛;窟高2.55米,宽2.36米,深2.15 米。

  造像:

  三壁龛内各塑一佛。正龛内左、右壁中门内两侧塑二力士。佛上半身为宋代重塑,下身衣裙搭于座前呈三瓣式下垂,结跏跌坐于方台上,弟子穿袈裟,下着裙。左弟子塔螺旋发髻。菩萨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菩萨与弟子紧紧相依,面带笑意,双手合掌于胸前,作拍手状,似在窃窃私语,会心交谈,犹如现实生活中一对亲姐弟一般,充满着青春活力与动人的情感,使人位感自然与亲切。力士头部宋代重修。左力士袒上身,下着裙,披巾于腹部穿圆、交叉,左手持金刚杆而立,右手提风带,右力士着宽袖上衣,下着长裙,垂手而立,身穿护身铠甲,刚健雄武,具有一种威严震慑的气魄。此窟为北魏晚期代表性重要沿窟之一。 

  壁画:

  佛、菩萨彩绘背光,项光。藻井壁画,大部剥落,均被烟熏黑,仅飞天飘带,隐约可见。 

  题记:无。

周边景点
推荐关注
相关推荐

欣欣旅游网手机版-m.cncn.com

168 预订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