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九仙山
有“中土蓬莱第一山”美称的九仙山,是一座集秀美风光、宗教圣地和文物古迹于一山的旅游胜地,位于德化县西北部,距离泉州市区140公里,距离德化县城关22公里,景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主峰“尺五天”海拔1658米,现已开发弥勒洞、金顶、灵鹫岩寺、永安岩四个景区,莲花峰、广钦寺景区正在开发中。山上的湿度、风速、雾天均居全国第二位,故有佛光、云海、雾凇等气象奇观。九仙山年均气温12℃,尤其是炎夏季节,山中处处凉爽宜人,是避暑的理想去处。
九仙山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说是因该山九峰并峙故名;有说是此山最早开发在南北朝,是道教用地,因道教有九仙而得名;清乾隆版《德化县志》记载,是“相传昔有隐士九人居此,俱仙去”,故名;明知县杨九正则在《九仙山志序》说是“仙游九鲤胜事俱在,德化邻之,则山名九仙”,把这座山名的由来与仙游九鲤湖何氏九仙连在一起;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很久以前,有一附近农民上山砍柴,遇到八仙在山顶的一块名叫棋盘石的巨石上下棋,下得十分精彩,他站在一旁观看,忘了砍柴,直到日落西天了才回家,却发现家里早已儿孙满堂,方知自己遇到了仙人,急忙再折上山,但仙人早已远去,于是他就在山上修炼,后来也成了仙,因此而得名。这个传说流传甚广,今还有“山中方七日,世上几百年”的民谚在民间流传;另有一说法,说是唐代开元年间,开山僧邹无比在天然室修炼成仙,恰逢八仙在邻洞欢聚,合为九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九仙山的命名大致亦出于此。
初春九仙山花浪漫
初夏九仙天高云淡
冬季九仙白雪银妆
风景秀丽的九仙山,峰峦间常有云雾飘绕,嶙峋怪石下有幽洞密布,曲径上有松阴翠竹,身旁小涧飞流,游览其间如入仙境。而山中的景致随着气候变化更是景色万千,美不胜收。春天,杜鹃花漫山怒放,红的紫的黄的七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夏日,时而云海飘渺,时而日丽山青,特别是雨后天晴之际,空山如洗,翠竹青松在阳光下凝碧吐绿,甚是悦目;秋风送爽时节,红叶铺径,登临峰顶,或观旭日东升,或看落霞纷飞,让人感慨万千;冬季的南国虽说青山依旧,但山中常会白雪银妆,雾凇垂玉,一派北国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九仙山不仅风光秀美,景色如画,还是闽南地区的宗教圣地。早在南北朝,就不知有多少求道的隐士在山中炼丹修行。到了唐代开元年间,高僧无比与徒弟普惠创建了灵鹫岩寺之后,道家逐渐退出,佛教的香火却长盛不衰,在明清时期,山中曾经建有大小寺院7座,灵鹫岩寺一度成为福建省佛教活动中心之一,其18支房派的900多位僧人遍布各地,许多高僧分布于89座寺院里担任住持传教,香火远播闽台及海外。
九仙兜率陀天
九仙石刻
由于宗教的兴盛,山中也就拥有了丰富的古迹文物和诗章墨宝。骚人墨客赞美感怀九仙山的诗章,仅清&S226;乾隆版《德化县志》就收录了120多首,“镇山之宝”的唐代弥勒石刻造像,元代戴冠观音石刻造像,声名远播的千年古刹灵鹫岩寺,松阴径幽的永安岩,明大学士张瑞图、太仆卿丁启俊、会状学士庄际昌、进士户部主事郑沛、大学士史继偕、进士翰林院检讨赖垓、太常寺卿李懋桧、进士李为观、清进士知府李道泰等先后为九仙山灵鹫岩、永安岩亲题匾额,以及明刑部侍郎詹仰庇等人的50多处摩崖石刻等等,都是山中难得的珍贵文化遗产。
悠游九仙
千百年来,许多骚人墨客游览九仙山时,感觉犹如来到了蓬莱仙境,流连忘返之余留下了许多名诗佳句。如明代诗人周枫的感怀:“何须航海外,中土有蓬莱。窈霭洞天里,神仙日往来。”
虽时过境迁,许多东西已成记忆,但如今的九仙山经过不断修缮,风光更加秀美,禅意更加浓厚,古迹更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