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指南
2012-04-13
桂林独秀峰.王城旅游景区故事:
明代藩国靖江王的由来
明朝分封皆以地名为王号。因明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王时,藩国所在地仍称静江,为取绥靖西南之意,改静江的“静”为“靖”,故称“靖江王”。洪武五年,明朝政府才改静江府为桂林府,从此正式确定了桂林的名称并沿用至今。而以原地名受封的靖江王并未随之更名,故而后人皆道桂林有靖江王。
王国历史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为“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他先后分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侄孙到各要塞重地建藩为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
洪武九年,朱守谦就藩桂林,但因其“好比群小”,引起“粤人怨咨”,就藩仅三年就被朱元璋废为庶人,安置到凤阳力田,在凤阳力田时朱守谦曾作怨诗:“不恋车马之嬉游,住茅檐之矮屋,忘金饰之高楼,惟努力于田丘,甘心老死于桑林。”七年后复爵,徙镇云南,不久又被废爵,囚于京师,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死于狱中。
当朱元璋死后,因诸王地大权重,易生骄僭,弊病逐渐显现,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采纳齐秦、黄子澄的建议,“诏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并废除了有过失的周、齐、湘、代、岷五王。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朱守谦的嫡长子朱赞仪承袭靖江王王位,但也被降为郡王。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遂以“靖难”为名起兵反抗,并夺取了皇位。
朱棣在登极之后恢复了周、齐、湘、代、岷五王的爵位,并提高了靖江王朱赞仪的待遇。靖江王朱赞仪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到桂林复藩,但其军政权力却没有得以恢复。
自朱赞仪复藩桂林后,靖江王世代相袭,共传十一代十四王。他们坐食俸禄、不问政事,热衷于宴饮游乐,专注于宫帏争斗,不顾及宗亲相残,成为时代的看客。到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清军攻克桂林,靖江王及其王国280年的历史随之覆灭。
王国始祖
明朝封藩,诸王国以始封之王为始祖,但靖江王国例外,以南昌王朱兴隆为始祖,朱文正为二世,首膺靖江王封号的朱守谦为三世。南昌王朱兴隆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兄,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死于灾荒。朱元璋共有三兄,均早逝,唯朱兴隆留下一子。洪武元年朱元璋追封朱兴隆为南昌王,列祀家庙,后诏祀为靖江王始祖。朱文正,朱兴隆之子,朱元璋之侄,于元至正十三年,朱元璋起兵“戍守滁阳”时,随母亲投依麾下。朱元璋甚为爱惜,养育身边,并亲为命名。朱文正成人后,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勇有才略,渡江克太平,破陈也先营,取建康,屡立战功,被擢为枢密院同佥。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命朱文正为大都督,委以重任,节制中外诸军事。并在日后的战事中屡立其功。然而,朱文正逐渐居功自傲,产生了骄淫之心,其后又有李饮冰密奏朱文正谋反张士诚,朱元璋一怒之下,将其解归南京,免官软禁于桐城,至死未再起用。
王国世系
朱元璋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诸王世系各拟二十字,每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唯靖江王不拘。靖江王世系用字是:“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到清初靖江王国灭亡,靖江王传至“亨”字辈。明朝规制,藩王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无嫡子方得以庶长子继承。如嫡庶皆无,则以亲缘最近者继承,但代次重新计算。进十一世靖江王朱任晟就是在第十二世靖江王朱履焘无子而薨的情况下以叔父进封靖江王的。
王国地位
靖江王是明朝一个规制特别的藩王,与有明一代数以千计的郡王在政治、经济待遇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许多方面享受了相当于亲王级别,或低于亲王,但高于郡王的特殊待遇。
明朝规制,皇子封亲王,授以金宝、金册,亲王子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印、银册。靖江王虽以侄孙封王,但其始祖是朱元璋的长兄,故地位独特,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守谦首封靖江王时得授金册、金宝;在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八月成祖登极后亦授予朱赞仪金册、金宝,但制如郡王之册宝;及永乐九年(公元1411)朱佐敬袭位时初给银印,低于郡王,宣德中改用金涂,与郡王等,但册一直是金册。靖江王的冠服、车辂仪仗、朝贺礼仪等则大体与亲王相同,官属、护卫数量也在亲王府范围之内。
在禄米赏赐方面,靖江王最初也是与亲王一样的。永乐以后降为“禄视郡王”,但在皇帝恩赏方面仍享受亲王待遇。此外,靖江王府还置有庄田,这是郡王所没有的。
王国里的著名藩王
藩府“诗人”朱经扶
安肃王朱经扶于正德十三年七月三日经扶袭封为第七代靖江王。经扶喜学问,常与审理周垚讲究经史,称他为先生。读书之暇,随笔作诗文,皆有关于身心伦纪,不为无益之语。时常登高远眺,兴之所至辄形于诗,长篇短章,多至数十首。在正德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年仅十三岁的经扶作了一首观雪诗:“郭外奇峰列斗天,晓来雪片倩缤纷。松杉忽讶成瑶树,岩谷惊看拥白云。光射玉楼呈瑞兆,影摇银海静尘氛。边氓不用嗟贫病,垂拱而今有圣君。”在靖江王经扶的带动下,这一时期靖江王府及宗室中文风颇盛,正德六年(1511年)十月十五日,一班靖江王府的将军、中尉、仪宾、国舅及王府官员共二十六人到城东郊游,在会仙岩饮酒作乐,各赋诗一首,请石匠蒋时昌镌刻于岩壁,成为当时桂林的一桩文化盛事国。
王子“画圣”朱若极
虽然靖江王已不复存在,其成为大清国的臣民的后裔和宗族却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誉为“画圣”的石涛。
公元1645年当朱亨嘉“监国”失败,靖江王府被瞿式耜等攻破后,朱亨嘉被俘,其世子朱若极当时才7岁,由内官护送护送逃亡,在全州住下,为避人耳目,二人均在全州湘山寺剃发为僧,法号喝涛和石涛。几年后,石涛离开了湘山寺,闯荡江湖、居无定处,常来往在江、浙、皖、湘、赣、鄂、北京等地,晚年定居扬州,死后葬于扬州蜀岗之隆庆寺后,今平山堂中建有纪念石涛的石碑。
石涛有王门覆灭之苦痛,又有遁迹空门之隐衷,故气质兀傲,性情怪僻,遂云游于山水,寄情于画图。其中《人物山水花卉册》、《大涤子自乌锤牛图》、《松瀑呜琴图》等等,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他的画曾在日本、加拿大等国展出。对“扬州八怪”和近代中国画,启发影响甚大。 特别是他所著《苦瓜和尚画语录》,是一部杰出的画论,是他绘画艺术的结晶。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成就,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宝贵遗产,对中国18世纪,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画发生了重大影响。
信佛修道庄简王
独秀峰西麓有洞屋如幽邃衍迤,旁边竹树丛郁,灵羽翔集,人世不关,尘嚣难到,庄简王朱佐敬认为此洞诚可招羽仙来佛驭而成刹宇,于是在正统九年请人砌筑宝塔,峙于洞前,洞内则塑哪叱等神像,洞壁则刻玄帝、雷祖等像,把西洞弄成一处佛、道、仙并有的大杂烩。正统十二年七月,佐敬听说云水僧常澍自湖北来到桂林,人所称善,便召见于承运门下,令以瑜咖焰口施食,利济孤魂,见他舌翻秘咒,滔滔如江潮之流,讨论儒书,翕翕若劈竹之势,便把他请为世子相承的教师,传授佛教。佐敬原有法名“福钦”,请常澍起别号,常澍进号日“宝峰”,又请为妃沈氏取法名“慧澄”,号日“碧天”,为世子相承取法名“觉渊”,号曰“无尽”,为长女取法名“觉明”,号曰“智月”。佐敬认为常澍很神,所取的法名、别号与独秀峰读书岩所刻的元代高僧师澄及无尽老人日月五福海等名暗合,这表示自己在独秀峰前做王爷是受皇天之命,居天纵之地。其中,国中寺观的匾额多出他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