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简介
增城,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广州、从化、惠州和东莞;地势北高南低,北为山地,中为丘陵,南为广阔的三角洲平原,总面积为1741平方公里,人口68万。增城下辖15个镇,市政府驻荔城镇。 境内属南亚热带季风季候,年平均气温21.6℃,基中一月份平均气温13.2℃,七月份平均气温28.8℃,年降雨量1820毫米,气候宜人,春色常驻。矿产资源富储,尤以煤、铁、磁铁、钨、锡、花岗岩和石灰石为主,铁矿开采历史悠久。 增城市始建于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迄今已有1792年的历史,1993年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近几年,增城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技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法制治市、文明美市“的发展战略。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2年与与1997年相比,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由24.92亿元增加到253.78亿元,年均递增43.11%;国内生产总值由21.93亿元增加到112.99亿元,年均递增38.8%;地方财政收入由0.92亿元增加到3.56亿元,年均递增30.96%;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8.5:34.8:36.7调整为17.1:53.53:29.35。1995年在全国第三次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排序中名列第58位。农业生产、造林绿化、畜牧渔业、邮电、特殊教育、体育、农民收入、财政收入等都进入了全国百强县(市)或先进县(市)行列。 农业和农村工作上了新台阶。全市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2.89%,1997年达到27.31亿元。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农、林、牧、副、渔各业向产业化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基金制度得到推广。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投资环境日臻完善。交通、通讯、供电分别完成投资8.85亿元、10.76亿元和2.79亿元,比1993年以前的五年分别增长10.84倍、12倍和4.08倍。新增发电装机容量6.3万千瓦,新建必建公路335.1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2.4万吨。新塘客运口岸和货运码头建成使用,增城火车站完成了主体建筑。 利用外资呈现新局面。全市利用外资规模迅速扩大,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连续几年占广州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十分之一至八分之一。到1997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由1992年的0.64亿美元增加到3.61亿美元,5年累计12.89亿美元,年均递增41.34%。1997年,外贸出口总额达7.87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6.18倍。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至1997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由3945元增加到9836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628元增加到4288元,扣除物阶因素,比1992年实际增长0.94倍和1.08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1.17亿元,比1992年增长3.05倍。1995年评为广东省首批农村小康达标县(市)。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党政机关服务日”活动蔚然成风。目前,全市评出文明单位220个、文明村202条、高标准文明示范村28条、文明户100931户、安全文明小区42个。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87年评为全国首批体育先进县,连续七年获广东省体育贡献奖:1998年评为广东省和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增城市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到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工农业年均递增16%,地方财政收入平均递增15%,职工年平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年均递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