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简介
阳东古为高凉县属地,历史悠久。今阳东县为恩州区域。宋庆历8年改恩州为南恩州。洪武元年废南恩州,阳江为县,今阳东县为阳江区域。清同治6年,阳江县为阳江直隶州。辛亥革命后,1912年废直隶州为阳江县。此后,阳东属阳江县区域。1949年10月,阳江解放,属粤中专区所辖。1953年改属粤西行政公署,后改属湛江专员公署。1983年9月入为江门市领辖。1988年2月成立阳江市,原阳江县划分为阳西县、阳东区、江城区,阳东为市辖县级区。1991年6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阳东区设立阳东县,县城所在地为东城镇。隶属阳江市。 阳东县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缘,地处东经111゜42ˊ-112゜21ˊ,北纬21゜42ˊ-22゜15ˊ。县境东连著名侨乡台山、恩平两市,西邻阳西县,北接阳春市,南临南海。海岸线长130公里,325国道、站港公路横贯全境。春闸公路、沿海高速公路、阳阳铁路经过该县,火车站和飞机场建在县内。县城东城镇至阳江市区6公里,至广州252公里,至湛江237公里。漠阳江流贯阳东县南北,汇入境内北津港出海。北津港口至澳门88海里、香港132海里。 阳东县辖15个镇,171个村委会,9个渔业管理区(村委会),16个居民委员会,1840条自然村。境内还有阳江林场、红十月有限责任公司、红五月农场、鸡山农场、温泉茶场等五个省属农林茶场及阳东林场、原种场两个县属农林场。 据1997年底的统计,阳东县总人口490099人,其中农业人口424108人,总人口中男性265079人,女性225020人。民族构成如下:汉族488990人,壮、瑶、苗、藏、黎、土家、布依、回、侗、仫佬、毛南、白、蒙古、阿昌、满、彝、朝鲜等17个省数民族共1109人。 阳东全县东西长66.8公里,南北长62.5公里,总面积204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019.42平方公里,水域 23.5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0人;耕地面积48.28万亩,其中水田36.75万亩,旱地11.53万亩,人均耕地约1亩;山地总面积151.83万亩,人均山地约3.2亩。 阳东境内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钨、锡 、铅、锌、稀土、石英、花岗岩、高岭土等。其中金矿含金品位最高的每吨70克,石英石二氧化硅的含量达98%,具有工业开采价值。花岗岩以花白色和杂色两类居多,分布较文广。全县拥有水力资源30000千瓦,已开发利用7700千瓦。地下热水储量丰富,具有开发价值的有合山、新洲两处。合山温泉(汤泉)表温80℃,流量较大。新洲温泉(沸泉)表温120℃,自喷高度2.3米。县内拥有沿海滩涂6.5万亩,有东平、北津两大天然渔港,盛产鱼、虾、蟹、蚶、蚝、贻贝以及海珍品鱿鱼、鱼翅、珍珠、鱼胶等。 GDP从1988年至2000年总增长5.1倍年均递增16.3%;三大产业构成从八八年66.4:15.2:18.4元的优化调整为2000年的46:28.7:25.3元;农业生产围绕“三高”农业做文章,特别是近年掀起的“三年果化阳东”,使阳东的水果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建设“海上阳东”,大力加强渔业生产,这都为今后阳东农业生产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工业生产从确立“兴工富县”的指导思想,到《关于加快阳东民营工业的发展》,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工业建设得到快速的发展,工业总产值从1998年到2000年十二年总增长22.8倍,年均增长30.2%,实现了工业产值超农业产值的战略目标。随着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以及投资优惠政策的出台,引来了喜之郎、丰源粮油等企业落户阳东,说明阳东的投资环境日趋完善。 经过十二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全县固定资产投资354918万元,建成城区面积6.5平方公里,县城建设初具规模,成为阳东县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社会消费品从1988年的16494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103596万元,总增长5.3倍,平均年增长为16.5%,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农民平均收入从1988年的534元增加到2000年的3968元,职工平均工资从1988年的1708元增加到2000年的76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