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区处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度地带,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时间长;春季多风干燥,历时短;夏季清凉多雨,适宜避暑消夏;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降水年、季变化大。多年平均气温8.9℃,年极端最低气温-24.2℃,(出现在1月份),极端最高温度41.5℃(出现在7月份),全年无霜期157天。年累积日照时数为2903小时。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51.4毫米,时最大降水量52毫米,年内雨量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份。
双桥区境内有滦河,武烈河流经,其中:滦河约20.5公里流经区内,平均年过境水量25亿立方米,武烈河约15公里流经区内,平均过境水量4.2亿立方米。
工业:工业是我区的立区产业。
农业:是我区的弱势产业,农业人口少,土地面积少。
以旅游及其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是该区的强区产业,也是优势主导产业,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区服务业主要涉及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4个行业,服务业企业近3000家,1.6万家个体工商户,提供就业13万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平均保持在55.2%左右,提供财政收入的65%以上。在服务业发展上,我们从中心区出发,一是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结合全市提出的“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先后开发了魁星楼、磬锤峰索道、城隍庙等旅游产品,初步谋划了民俗风情区、五星级酒店、凤凰山公园、热河温泉度假疗养宫等一批旅游服务项目。同时,打好皇家、生态、民俗游三张品牌,初步形成了野风寨等民族风情型、金禾农庄等绿色庄园型、崔梨沟等采摘型、鸡冠山等自然风光型四种旅游工程体系,大力发展家居旅游业,逐步向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目前,全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1120余家,住宿和餐饮近200家,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企业300余家,这些传统产业发展较快,占GDP的比重在10%左右。三是鼓励发展新兴服务业。不断深化对国家产业政策的研究,倡导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正在制定相关发展规划。
城镇建设和管理: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加强城市管理是我们中心区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圆满完成了山庄东路改造、五片联动、中心广场、山庄西路、城网改造、城南立交桥、迎宾大道、高速路南出口等重点工程的拆迁、安置工作,在配合机场新区、大学园区、张双铁路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全市重点工程的顺利建设。同时,我们认真落实全市推进城镇化战略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南扩西进北延中疏”的城市发展战略,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以农民新村和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以强化城市管理为目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谋划并着手实施了喇嘛寺旅游文化村、九华山城市花园小区、垃圾处理、学校布局调整等一批城中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完成了北方医院、裕华商贸城、温州小商品批发市场、冀东汽车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做出了贡献。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上,为我市获得全国卫生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省级山水园林城市等多项桂冠做出了贡献。目前,我区主要负责:每年市区15万吨生活垃圾的集运填埋处理、228座公厕年2.3万吨的粪便清掏保洁、市区40条一二级道路近150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8万户居民小区及部分工商市场近80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工作。我们按照“四化”(城市洁净化、垃圾袋装化、作业机械化、垃圾处理无害化)要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集中开展了小区棚厦、城区旱河等专项治理活动,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小区实行全天候保洁,主要道路、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周围等重点部位纳入了专业化管理。加强城区绿化工作,每年完成小区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城区绿化率达到4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