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简介
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北麓,汾河东岸,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从山地、丘陵逐渐过渡到平原。三类地区面积各占总面积的46.6%,12.4%,41%。 祁县属暖温带大陆型气候,四季变化分明,年平均气温9.9摄氏度,主导风为西南风。 祁县交通区位十分优越,素有“川陕通衢”之称,是山西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全省“大”字型公路框架的交汇点。 祁县古称“昭余”,历史悠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现尚存文化古迹184处。祁县古城保存完好,具有典型的明清风貌,9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 明清两代,祁县商业繁荣,闻名遐迩。早在明代中期以后,祁县商人便结成了财力雄厚人数众多的祁县商帮。清代以来更有了长足的发展。祁县商帮的商号票号遍布国内通都大邑,水旱码头,甚至远至俄国的西伯利亚、莫斯科,日本的东京、神户、大板,朝鲜的平壤、仁川、汉城,以及南洋各地,号称“汇通天下”。故有“金祁县”之称。 沧海桑田,兴衰交替。新中国建立以来,祁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革命传统,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由过去的粮食不敷消费一跃而为商品粮基地县。水利建设稳步增加,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稳步提高,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小麦、玉米单产名列全省前茅,苹果专供北京市场。与此同时,工业生产由小到大,从缓慢发展到迅速增长,已形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品种多样,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机械、轻纺、化工、酿造、玻璃、冶炼为全县工业6大支柱。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1993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72亿元,是1949年的27.3倍,年均增长7.9%。其中工业总产值5.56亿元,占总产值的72.1%。比1949年增长1793倍,年均增长18.6%。农业总产值2.16亿元,占总产值的27.9%。比1949年增长7倍,年均增长4.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80.2万元,比1949年增长96倍,年均增长11%。城镇储蓄存款2.5亿元。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均工资2303元,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人均工资19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6元。市场活跃,购销两旺。 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城乡建设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县呈现出农、工、商协调发展,科、教、文稳步前进的崭新局面。 建国44年来,祁县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斐然。勤劳勇敢的祁县人民在这块热土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辉煌,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过去已成为历史,今人须着眼未来。今日祁县 ,有诸多优势:地傍山西省经济中心城市太原市近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本县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交通便利,运输业发达;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旅游资源特别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有待于大力开发;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向工、副、商业转化,繁荣第三产业。然而,祁县在前进的道路上,亦有不可回避的矛盾和不利因素:人口骤增,耕地锐减;生产资金短缺,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在今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祁县人民将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所提供的极好机遇,正确认识县情,科学决策,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使古老而年轻的祁县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