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简介
平阴县是省会济南的市郊县,属沿海经济开放区,总面积826平方公里,辖7镇4乡,345个行政村,35万人。素以“玫瑰之乡”和“圣药阿胶”的正宗产地而闻名中外。
平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地处东经116°23′至116°37′,北纬36°01′至36°23′。位于济南、泰安、聊城三地市的结合部,是华北与中原、山东半岛与内陆地区进行经济贸易的必经之地,历史上就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物资中转站,今天已成为济南向鲁西南辐射的重要窗口,105、220两条国道和014省道贯穿全境,与京沪、京九两大动脉相连,县、乡道路全部实现柏油化。通讯实现了传输光缆化、交换程控化,全县万门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并入国际通讯大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平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平阴之名始见于《左传》,因地处古东原北部群山之阴,古济水之南而得名。隋大业二年即设县,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平阴人民崇尚进步,渴求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全面实施“工业化立县、产业化富民”的发展战略,使各项工作步步登台阶,年年有突破。
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了林茂粮丰、六畜兴旺的喜人局面。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把既能富民又能富财政的结合点作为主攻方向,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植了五大主导主产业;林果业,面积达到了15万亩,果品总产达到2.2亿斤,总收入达到1.4亿元,被授予“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畜牧业,全县建成一批规模饲养小区,形成一批畜牧专业村、专业户,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跨入全省畜牧强县行列;蔬菜业,种植面积达到7万多亩,总产量达到40多万吨;地瓜业,种植面积15万亩,加工户达到800多户,成为全国闻名的“粉条之乡”;建材业,发展到2000多家,年经济收入达到2亿多元。近几年来,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0万亩,被列为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平原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沿黄涝洼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我县准备用五年时间,高质量地完成10万亩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任务,力争达到山青水秀、林茂粮丰、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县标准。
工业门类齐全,发展潜力巨大。已形成了铝、化、机、煤、钢、石六大支柱产业。平阴铝厂是省属企业,年产3.1万吨电解铝、1.3万吨铝型材,加上其它企业,全县各类铝型材生产能力已达到2万吨的规模。在化工医药方面,有年产10万吨尿素的鲁西平阴化肥厂,属亚洲四大兽药厂之一的鲁雅制药有限公司,六元醇产量具全国首位的裕腾鲁平药厂。在机械加工方面,济南玛钢公司出口创汇、经济效益一直保持了全国同行业第一的地位,产品遍布世界五大洲,其“迈克”牌商标97年经省权威部门评估价值达4亿多元。在煤炭生产方面,有连续多年被煤炭部门命名为“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的平阴煤矿。在钢材生产方面,有年产11万吨中小型钢材的特钢厂。在山石开发方面,有年产30万吨水泥的浩大水泥厂,中小石子厂、白灰厂达2000多家。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投资环境明显改善。近几年,为了优化投资环境,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城乡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县城城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实现了统一供电、供水、供热、供煤气,被评为全省“齐鲁杯”活动优胜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先后新修、改造县境内公路450多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在拥有年产原煤45万吨的煤矿和装机容量1.2万千瓦的热电厂的基础上,新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入使用,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新建、扩建了10000多平方米的三星级宾馆等一批较高标准的商贸和服务设施,着力培植了宏源自摩城等几大专业市场,搞活了商业流通,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为扩大开放,搞好多层次多门类的引进联合,我们在县城西南220和105两条国道交汇处,规划建立了平阴县工业园区,总面积5.4平方公里。县委、县政府在用足用好国家及省市优惠政策的前提下,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了工业园区引办项目和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的优惠政策,现已有台湾独资企业弘正科技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此安家落户。
科教事业长足进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科技工作被命名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教育“两基”工作通过了国家验收,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创办了高起点、高标准、多功能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科教组织网络,全县各条战线的科技人员活跃在发展经济的主战场,成为振兴平阴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平阴得天时而占地利,享政通而悦人和,是一片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