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简介
地处滇西北高原滇川交界处的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素有 “云南小凉山” 之称。县辖16个乡(镇)89个行政村(办事处),总面积602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6.6人/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多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1%。县人民政府驻地大兴镇,距省级旅游区大理市300公里,距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县 132公里,距国际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市250 公里,距中国钢铁生产基地攀技花市230公里,距省会昆明580公里。 矿藏资源分布广、品种多,已发现的金属矿有10多种,非金属矿近20种,还有储量较大的煤炭。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预计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目前仅对石膏、煤、铜、金作少量开发,前景十分光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宁蒗彝族自治县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1978年到现在,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11% ,达到2.1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 11.6%,达到 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递增15.3%,达到1393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平均递增10.9% ,达到84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递增12.2%,达到398元;人均占 有粮食年平均递增2.14%,达到218公斤,乡镇企业从空白发展到总产值6974万元,总收入提高到9078万元。 不断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各种经济路子,狠抓粮食生产,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开发林果产业,放开发展旅游业,使全县粮食、牲畜、林果、旅游四大产业得到培值和发展。到199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78亿元,粮食总产达1.23亿斤,为实现县内粮食自求平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畜牧业上 ,积极推广种、料 、防、管 、训五大养畜配套牧技术,从90年开始实现肉食自给有余,97年畜牧业产值达到4541万元;林果业上,实施了30万亩林纸基地建设和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以优质苹果为主的绿色工程已形成规模并逐步挂果受益,97年实现林果业收入4426.2万元;旅游业上,完 成了以泸沽湖为中心的片区开发规划部署,建成了泸沽饭庄、摩梭山庄、小凉山宾馆等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接待设施,五年来共接待中外游客52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1633.4万元。 工业生产出现转机 80年代以来,立足资源、面向市场,兴建了民族皮革厂 、民族餐具厂 、石膏装饰制品厂、宁仙水泥厂、木综厂和战河纸厂等一批工业企业,结束了宁蒗无工业的历史。由于这些工业企业都是“拨改贷”后兴办起来的,负债重、缺乏 了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生产不景气,一度陷入困境 。通过改组 、改制、改造和加强管理,工业生产出现了转机,9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871万元,比78年增长7.2倍。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由于调整了所有制结构,采取了特殊措施,制定了优惠政策,实行了“六个不限”,促使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到97年末,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1867户,从业人员达2738人,注册资金2353万元,上交税金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6%,已成为宁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可靠 狠抓改土、治水、办电、修路、办校、绿化六大工程,已建成高稳产田地9.8万亩,水利化程度提高到27%;新修直通丽江的新三级公路,改造了部分省道,全县已拥有公路1646公里,97 %的行政村通了公路;先后建成了六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74万千瓦,主变压器容量4.8万千伏安,输配电线路76条502公里,实现了与全区电网联网运行;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000门,还开通了全球通移动电话 、无线寻呼、磁卡电话 、可视电话等新型通信网络;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实建面积5平方公里,目前以治理“赃、乱、差”为突破口的“文明卫生集镇”建设活动已初见成效,交通、市场、治安、绿化、公共秩序,行业风气,城乡面貌都有了较大改观,对外开放的整体形象已经树立。 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已涌现出一批先单位和个人。不断加人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建成了89所外援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6.6%,4个乡实现“普六”,扫除青壮年文盲2.2万人,创建了3个无 文盲村和1个元文盲乡,省政府授予蝉战河乡“扫除文盲先进单位”称号;从沿海发达地区引进先进的办学经验,5年来共向大中专院校输送了1563名高素质人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已由过去的盲目追求数量转移到提高质量的轨道上运行,全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26.75%。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体育事业空前活跃,成立了泸沽湖艺术团,新建了县民族博物馆和乡村文化站(室),开通了加密电视,建成了电视卫星差转台106座,广播电视覆盖率达62.4%;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城乡普遍展开,卫Ⅵ项目和卫Ⅶ项目正在实施之中,城乡医疗卫生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民控制在1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