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简介
宁化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东麓,东经116度22分至117度02分,北纬25度58分至26度40分。东邻明溪、清流,南连长汀,北接建宁,西毗江西,面积2368平方公里,人口342251人(1995年末数)。 宁化县城古称黄连峒,唐乾封二年(667年)置黄连县,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升为黄连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宁靖归化之义”改名为宁化,属汀洲。1930年--1934年间,全县共设27个区苏维埃政府。1949年10月21日和平解放,1959年2月与清流县合并为清宁县,1961年6月分复为宁化县治。1950年隶属永安专署,1956年6月至1961年12月改属龙岩专区,1962年划归三明。 宁化是高地势山区县,城关中心海拔达317米,城北有山名翠城。境内丘陵和断陷盆地占总面积的52.7%,千米以上山峰24座。湖村至泉上一带,石山林立,石灰岩溶洞甚多,著名的名胜古迹有龙虎洞、开窗洞、灵隐岩、七层岩、石里岩等,古脊椎动物化石遗址的老虎岩变在此处。河流有东西两溪,于城关汇为翠江,流经清流、永安。 宁化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18.1摄氏度,最低气温曾达-8.3摄氏度,无霜期214--248天,年降水量1700--1900毫米。经济以农业为主,是福建省粮食基地县之一,农产有稻米、大豆、油菜籽、辣椒干等;森林资源丰富,林产有木、竹、纸、茶油、香菇、松脂等;辣椒干、老鼠干、玉扣纸是传统的地方特产。矿产有钨、煤、石灰石、锰、磷等,钨的贮藏量名列世界前茅,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1.47亿元,比1990年增长99.3%,比上年增长17.3%,年均增长14.8%;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产值的比重调整为1995年的5416:20.9:24.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5%;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134.4%,比上年增长22.1%,年均增长18.6%。 一、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粮食总产量达21.3万吨,比上年增长3.6%;烤烟种植面积13万亩,收购烟叶1102万公斤,比上年增加197万公斤,农民售烟收入达1.2亿元;培植蘑菇面积发展到33万平方米,香菇发展到400万袋,正成为继烤烟之后的又一个支枝产业;水果产量突破万吨,达1.2万吨,比上年增长31.2%;水产品产量达7548吨,增长7.7%;造林绿化通过省“三五七”工程验收。全县农业总产值达9.94亿元,增长7.7%;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19元;有71O户、3556个农民摆脱了贫困。 二、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工业总产值4.97亿元,比上年增长8.1%。13家县属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增长8.5%。出口供货总值完成;40O万元,增长19.7%,全县已有“三资”企业28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789.50万美元,其中到位资金422.5万美元;外引内联项目76项,利用县外资金7690.62万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公路先行工程方面,宁化城关至安乐黄庄28.42公里水泥路面铺设已基本完成;宁化城关至中沙白水寨路段17.45公里路基本形成。旧城改造方面,拓宽改造南大街汽车站至林产化工厂路段和化肥厂至东山桥路段,铺设水泥路面2公里。市场建设方面,新建了石壁、安远两个边界乡镇的综合集贸市场,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 四、财贸金融发展势头良好。预算内财政收入实现5563万元,比上年增长31.1%。年末城乡储蓄存款余额3.7亿元,比上年增长35.92%;各项存款余额4.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68亿元,分别增长26.6%和9.7%。全县零售物价涨幅控制在14.7%,为三明市涨幅最低的一个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亿元,增长13.7%。 五、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组织实施农科教结合的科技推广项目,烤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获省科协1994年度金桥工程项目三等奖。初级中等义务教育人口覆盏串达到100%,比上年提高43.2个百分点;小学四率连续10年保持省颁一类标准,升学率达93.73%。新建、改建、扩建校舍项目14项,建筑面积达1.64万平方米;宁化职业中学升格为宁化职业中专;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比例达到3.8:6.2;新办1所民办成人中专学校。计划生育取得明显成效,年末人口34.23万人; 计划生育率达92.1%,计划生育合格村率达41.9%。县计生委副主任汪美华同志获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精神文明建设获省创建文明县城竞赛活动优胜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