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简介
隆回县地处邵阳市中北部,雪峰山东麓。地理坐标:北纬27°0′~27°40′,东经110°38′~111°15′。东临新邵县,南接邵阳、武冈县,西连洞口县,北毗溆浦、新化县。东西宽61.4公里,南北长74.6公里,面积2856平方公里,占邵阳市面积的13.76%,占湖南省面积1.35%。县城桃洪镇,距邵阳市城56公里(公路里程) 西汉,县境属都梁侯国地,东汉改都梁县。三国宝鼎元年(266年),置高平县于今高平镇压小坳村古县场。此时县境分属都梁、高平县。南朝齐,邵陵郡治迁今桃洪镇。隋至唐,县境分属邵阳、武冈县。北宋至民国,分属邵阳、武冈、新化县。民国36年(1974)8月析邵阳县礼教、保和、西胜、中和、兴隆、隆中、隆治、果胜8乡和桃洪镇置隆回县,县治六都寨。隆回解放后,县治迁桃洪洪镇,并增划新化、武冈县部分地,隶邵阳专区,1986年1月29日,改隶邵阳市。1990年全县辖10个区、1个区级镇、58个乡(其中民族乡3个)、9个乡级镇和4个县直属乡级国营林场。 隆回置县时,有人口21万。1952年武冈、新化各一部分划入隆回后,有人口50.09万,1990年达102.59万,平均每平方公里353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2.16%,农业人口占95%,汉族占98.22%。少数民族、瑶族、苗族、侗族、壮族、土家族等21个,以回族居多,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2.36%,分布于山界回族乡和桃洪镇等地;次为瑶族,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4.40%,主要分布于虎形山、茅坳两个瑶族乡。 县境处衡邵丘陵盆地西缘向雪峰山地过渡地带,地势自东向西北呈阶状招升,形成三个地貌区;南部丘冈区,平缓开阔,丘冈如馒头状起伏,最低点大田张村赧水河畔海拔230米;西北山原区,层峦迭嶂,高峰耸峙,构成海拔1300~1400米的丘状山原台地,以南端白马山为台脊,海拔1780米;北部山地区四周高山连绵,群峰林立,山势陡峻,中间冈丘起伏,呈现“三山一脉夹平地”的自然现象景观。山地占全县面积的49.2%,丘陵、岗地占45%平原占5.8%。 县境属中亚热带季节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适宜各种动植物繁育生长。年均日照1485.9小时。年平均气温16.9℃,一月最冷,平均气温5.0℃极端低温—11.3℃(1997年1月30日);7月最热,平均28.1℃,极端高温39.1℃(1963年9月1日)。平均无霜期280天。年平均数降水量1299.6毫米,4~6月为雨季,夏秋多干旱。 境内流程5公里、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河溪81条,属资江水系的73条、沅江水系的8条,总长2073.5公里,河网密度0.73公里/平方公里。资江西源赧水自西向东横穿县境南部,辰水、西洋江由北向南分贯县境中部和西部。年地表径流总量变22.47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动储蓄3.6~4.8亿立方米。有温泉6处,都是碱性硅质水;高洲温泉水温达48.5℃,为邵阳市温泉之最。 全县有耕地77.52万亩,其中水田有58.7万亩;林地219.96万亩,林木蓄积量239.83立方米;有水面11.34万亩,其中可放养面9.5万亩。野生动物植物约定200科100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有水杉、银杏、连香树、胡桃、杜仲、金钱松、福建柏、鹅掌揪等16种,森林覆盖率41.77%。野生动物133种。河溪可开发水能资源4.79万千瓦。矿藏有煤、金、铁、锰、铅锌、锑、大理石、冰洲石、铌、钽、钒铁、独居石、绿柱石、重晶石、锆石、石膏等40等40余种,其中黄金矿分布面占全境三分之一,有“黄金之乡”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