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简介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以西,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总人口454975人,总面积8807平方公里。 明代,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境为孟连长官司(清代改为宣抚司)辖境。清代,又先后封委了大雅口土都司、芒海土守备、大山土守备、贤官募乃土把总、圈糯土千总以及上下勐允土把总军几个土司,县境成了各土司分治的局面。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正式核准于谦糯设镇边直隶厅,隶云南省迤南道。民国2年(1913年),镇边直隶厅改为镇边县,民国4年(1915年)又改名为澜沧县。清末至民国初年,县境虽已有行政设置,但由于地处边疆,土司统治根深蒂固,基层仍控制在土司手里,政府办理政务均需依靠各土司。土司制度对稳定边疆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土司的残酷统治,也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民国年间推行区、乡、闾、邻制后,鉴于县内情况特殊,仍任用各地土司担任区、乡、闾、邻长。此后,随着国民党政权组织的不断完备和地主经济的发展,土司制度逐步趋于消亡。 1949年2月,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武装解放了澜沧全境,并于4月成立澜沧专员公署。同年12月,撤销专员公署,仍恢复澜沧县。1950年6月,正式成立澜沧县人民政府。1953年4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隶属云南省思茅地区。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农业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农业经济历来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其中主要又是种植粮食作物。改革开放后,经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茶、蔗、水果等经济作物,并使之成为商品基地。现全县已有茶园10万余亩,甘蔗14万亩,茶、蔗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林业 、畜牧养殖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而改变了结构单一的状况,使农业经济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拟开发的还有烤烟、咖啡、亚热带水果等产业。工业主要有采煤、水泥、制茶、制糖、食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等行业。80年代以前,县内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80年代以后,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所占比例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