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简介
桓台县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的结合地带,是鲁中名城淄博的市辖县。全县总面积509.5平方公里,辖13个镇和一个开发区,343个行政村,人口47万,是闻名遐迩的富庶之地。 桓台属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并已发现后李文化、北辛文化的遗迹及文物,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上,桓台商属薄姑,周属齐国,秦归齐郡,公元前206年设县,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而于1914年更名为桓台县。 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快捷。东距青岛300公里,西距济南机场100公里,南距济青高速公路2公里。境内国道205线、省道张(店)田(镇)路、县道周田路和张东铁路纵贯南北,省道寿(光)济(阳)路和县道宫荆路、果周路横穿东西,县镇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邮电事业蓬勃发展,邮路总长度达1000公里;全县程控电话装机总量达9.5万门,实现了传输数据化、信息网络化。 桓台人民勤劳勇敢,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绘制着自己理想的蓝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农、工、建、贸四业并举,协调发展,九十年代起先后跨入了第二、第三届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荣获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先进县、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全国农村电气化县、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县、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先进县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建筑业先进县、小城镇建设先进县、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县、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农村党建工作先进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等称号。1993年通过了省级小康县验收。先后被国家列入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区、黄淮海农业开发区、环渤海湾经济发展圈、国家级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区、全国科技促进农村持续发展试点县、全国粮棉大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等。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2.79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9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 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桓台县素有“鲁中粮仓”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先后建成了我国江北第一个吨粮县、双千县、小麦千斤县。近年来,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新兴农业,经济发生了结构性的根本变化,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初步形成了苔韭、核果、药材、食用菌、常年菜等种植基地,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50%以上。畜牧业增加值实现1.4亿元。2万亩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健全,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全县拥有工业企业1300多家,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化工、轻纺、造纸、电器、机械、家俱等28个行业、200多个门类、2000多种产品的工业体系。全县以企业产权改革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扶优扶强,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科技工业。现有市级以上企业集团21家,有8家和13家企业分别跨入了全国1000家最大经营规模、1000家最高利税总额乡镇企业行列。99年,全县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55亿元,利税4.09亿元,利润2.07亿元。 建筑业是桓台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富民兴县产业,1985年,彭真委员长视察桓台,亲笔题词“建筑之乡”,1993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建筑之乡”。目前,全县拥有四级以上资质建安企业115家,10万建筑大军遍及全国各地,万名能工巧匠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装点着华夏大地。拥有国家一级资质的县建筑集团总公司是全县建筑业的龙头企业,属中国对外建筑公司第二工程局,现已形成了队伍集团化、施工现代化、经营多元化、管理规范化的经营格局。1999年,全县完成建安产值23.5亿元,连续9年保持工程合格率100%,优良品率50%以上。 城乡建设成效显著,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按照“小城镇,大战略”的思路,全县小城镇建设累计投资4亿元,已建成工业小区18个,商贸小区75个,居民小区45个,聚居在小城镇的人口达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是国家建设部确定的小城镇建设试点县。城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43%,人均占有绿地5.2平方米,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全县城乡集贸市场发展到60多处,市场年成交额达8.8亿元。鲁中建筑商城、木材、五金、鲜活、农副产品等一批专业市场初具规模。交通运输业、观光旅游业、房地产业、家政社区服务业、信息产业等新型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全县343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与全省有线电视联网、社会化供水、村村通程控电话、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客车,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奋进中的桓台,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桓台47万人民同心同德,紧紧抓住世纪之交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于拼搏,用双手铸造明天的辉煌,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古老的桓台大地将会更加富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