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3月12日,汉川撤县设市。汉川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紧邻九省通衢的特大城市武汉,距国际天河机场仅45公里。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穿全境,107、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及汉丹铁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发达。全市面积1663平方公里,人口107.5万。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和江汉平原“鱼米之乡”之美誉。汉川建县于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因汉水横穿县境而得名。
汉川建县于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因汉水横穿县境而得名。1071年至1912年,分属汉阳县、武昌府、汉阳府和江汉道等。1930年至1948年,分属国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和第三、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汉川全境解放,先后隶属于鄂中专区、沔阳专区、武汉市和孝感专区。汉川县属孝感地区。1997年3月,汉川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汉川建县制至今已有1438年的悠久历史。
汉川市地处江汉平原北东边缘,居汉江下游湖北中部,紧邻省城武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东南部为陇岗丘陵,中部、北部和西部皆为平原。海拨多在22--26米之间,最高为203米,最低为20.4米。
汉川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1℃,平均日照为1938.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98MM,无霜期230天。
汉川市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耕地95.0万亩,养份高,耕作性能好,农作物品种586个; 林地18.7万亩,森林覆盖率15.3%,树种68个,湖河荒滩草场21.5万亩,宜于放牧。
建国50年,汉川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8年,全市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49.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0.9亿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52倍和55倍。财政收入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24元, 分别比1978年增长13.9倍和16.4倍。
农业基础雄厚,产业化特色明显。八十年代初,汉川就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商品鱼、优质出口棉和速生丰产林生产基地。八十年代末发展成为江汉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机械化推广重点县市和全国水产渔业淡水养殖试验区。水产品生产量已进入全省“十强”和全国“百强”。近年全市年产粮食4.4亿多公斤,棉花2000 多万公斤,棉花、水产品产量及农林牧副渔业产值分别居全省单项排序第六、第五和第十位。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已建成20万亩双百棉、30万亩吨粮田、40万亩多种经营基地,牲猪、鸭业、乌鸡、甲鱼、河蟹、蔬菜、莲藕等多种经营生产形成产业化规模,并发挥出显著效益。
工业初具规模,发展势头强劲。全市现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352家,其中,“三资”企业38家, 注册资本4324.7万美元,引进外资2102万美元;村及村以下工业企业4176家。以国家重点工程120万KW 的汉川电厂为纽带,形成了电力、机械、电子、通讯电缆、纺织、建材、包装、食品加工、塑料制品和医药、化工等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建成了中南地区重要的钢管、钢丝绳、药用玻璃、通讯电缆生产基地。有80多个产品达省优、部优标准。近几年,开发科技型产品40个,占新开发产品的70%,推出了一批高、精、尖产品。市油泵油咀厂生产的液压汽门挺杆,与北京切诺基汽车生产配套,结束了国内该产品长期依靠进口的历史。目前,全市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74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家。1998年,全市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全部工业总产值76.2亿元,工业增加值24.0亿元,分别是建国初期的760倍和672倍。工业经济实力和乡镇企业产值已进入全省“ 十强”行列。被誉为乡镇企业一匹“黑马”的国家大型企业—汉川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不仅跻身于“湖北乡镇企业十强”行列,而且规模和效益都名列国内同行业前茅,其产品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