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简介
高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东经115度,北纬28度。距省会南昌仅60公里,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全市辖24个乡镇, 其中建制镇12个。市区所在地为筠阳镇。总人口78.57万,其中农业人口59.95万。高安——山川秀丽,物阜民丰。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 赞叹这里“衣被云锦,绝胜闻于天下”。境内地势北高南低,中部舒缓平坦。属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 无霜期长。座落在城西的碧落山,葱笼秀丽,茂林修竹,生机盎然,似一个无尽的绿色世界,把高安城点缀得格外妖娆。发源于慈化山区古老的锦江河尤如一条长长彩绸,环绕东逝,留下无限的情思。潺潺涟漪,哺育着两岸勤劳朴实的人民。高安总耕地面积103万亩,人均1.4亩,山地151万亩,水面78万亩,概之为“四山一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境内资源丰富,有种植资源341种,野生动物184种。森林覆盖率达38.7%。有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超过2亿吨,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等储量多达10亿立方米,瓷土、耐火土的储量在3亿立方以上。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地上、地下文物古迹300余处,初步形成了以市城为中心,锦江为纽带,北山、南洞为两翼的旅游网络。 高安——经济繁荣,设施无备。改革开放给高安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经济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24.8亿元,比1979年增长近18倍;财政收入1.78亿元,比1979年增长17倍;综合经济实力进入江西省十强行列。高安农业基础扎实,以盛产粮、棉、油、蔬、果、桑、茶、猪、牛、禽著称于赣。1999年全市粮食总产50万吨,棉花总产0.8万吨,油脂总产3.2万吨,被誉为江西的“粮仓”、“棉海”、“油库”。 高安为全国商品粮、生猪出口、棉花生产、乌龙茶、水产、秸杆氨化养牛基地市。199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1.5亿元,比1979年增长7倍,农民人均收入2495元,比1979年增长12倍。高安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建材、食品、轻纺、化工、采矿五大支柱产业,在1800多个工业产品中,创省优、部优、国优的产品30多个,瓷砖、丝织地毯、皮革、羽绒等产品远销欧美。工业生产尤其以建筑陶瓷业闻名,全市年产各类建筑陶瓷3000万平方米,其中釉面砖产量分别占江西省和全国瓷砖产量的三分之二和十分之一,被国人谓之新兴“陶瓷城”。 高安是一个新兴的城市,商贸流通活跃,为向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迈进,确立了“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财政富市,依法治市,文明建市”的发展战略,推出了“强攻工业,优化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举措。目前,高安已建成各类市场84个,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乡镇集贸为基础,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相配套的流通网络。199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亿元。目前,高安市以交通、通讯、电力服务项目为主的基础设施驶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新改造成的一级公路320国道贯穿全镇,昌樟高速公路贯通境内,张塘线、张建线铁路连接南站4镇2乡,省、市、乡、村公路织线成网,全长达2800公里,锦河、肖江全年通航,航程127.5公里。邮电通讯已建成五座设施齐全的邮电邮政大楼,电话交换机容量6万门,实现了市乡(镇)村电话传输光缆化,交换程控化。开通了无线寻呼、移动电话以及国际特快专递业务。全市已建成22万伏输变电站1个,11万伏输变电站2个,3.5万伏输变电站8个。已建成市乡自来水厂14座。一些涉外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较高的宾馆相继建成,增强了对外商的吸引力。 高安——教育兴旺,文化繁荣。高安素有“才子之乡”美称。教育兴旺发达,全市拥有各类全日制学校399所,在校学生12.8万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两基”教育已通过国家级检查验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共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万余人。文艺繁荣活跃,高安采茶戏为江西四大采茶戏之一,采茶戏《南瓜记》、《孙成打酒》等已被中央电视台搬上了荧屏。高安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三台并立,全市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6%。高安卫生事业在江西颇有名气,是全国初级卫生保健试点县,荣获过“全国白内障手术复明先进单位”和“全国防盲先进县”称号。市骨伤医院的骨伤治疗在市内外声名远播。全市拥有各种体育场所6个,市体育馆设施先进,每年要举办几次部分项目的全国性比赛,科普、农村图书发行、计划生育等工作分别获得全国先进单位称号,受到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嘉奖表彰。 时代的步伐已经跨进了21世纪,在新的征途上,高安人民正扬鞭跃马自奋蹄,以敢争第一的志气、敢创特色的锐气、敢辟新路的勇气,脚踏实地,拼博进取,展望明天高安的农村大地,必将前程似锦,辉煌灿烂,光彩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