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简介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依太行,西屏太岳,东北以河北省为邻,东南与河南省接壤,在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地处太行之巅,有“与天共党”之说,历史上也称“上党”。全市共13个市县区,现辖潞城市,城、郊两区和长治、襄垣、屯留、平顺、黎城、壶关、长子、武乡、沁县、沁源10个县,235个乡镇,3506个行政村,12个街道办事处。区域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1%,丘陵占33%,盆地占16%。市区面积33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00万,其中市区人口54万。分属汉、回、蒙、满等21个民族。 长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尧王长子丹朱封于长治所辖长子县。早在一万年前,人类就在此劳动生息。在商代和西周时属黎国,战国时为韩国辖地,秦、汉时属上党郡,唐、宋属于潞州,明、清时为潞安府治,民国元年废府置县,廓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之名由此而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为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一部分,分属太行和太岳两行署管辖。长治于1945年建市,新中国成立后为晋东南行署所在地,1953年升省辖市,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实行市管县体制。 长治市现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40多种,其中以煤炭储量为最,约906亿吨,已探明储量242.14亿吨,占山西省探明储量的12%,主要有焦煤、烟煤、无烟煤等,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容易,运输方便。各类铁矿也很集中,且品位较高,总储量约3亿吨,主要分布在平顺、黎城和襄垣等县。长治县的硫铁矿、硫磺矿,沁源县的铝土矿,屯留县的锰铁矿,武乡县的油岩,潞城、壶关县的石灰岩,储量都相当可观。此外,还有一定储量的铜、石英、云母、石膏、陶土、大理石、白云石等。 资源丰富的长治地区,历史上就形成了传统的手工业体系。早在元末明初,上党盆地工商业兴旺繁荣,在宋代就较出名的潞绸,在明代有了较大发展,驰名中外,为当时北方的纺织业中心。在清代,新兴的瓷器和长治的潞酒也有一定影响。随着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上党老区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拥有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建材、轻纺、食品、家电、医药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全市现有各类工业企业1200多个,各级各类商业企业18000余个。 长治市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全市耕地面积450多万亩,天然林区经营面积300万亩,人工林区200多万亩,并有广阔的牧坡草场。主要农副产品有小麦、玉米、谷子、高梁、豆类、薯类、油料、麻、蔬菜、瓜果、药材等外,此外还盛产苹果、黄梨、核桃、柿子、红枣、花椒和党参等多种名贵药材。其中党参、潞麻、花椒、草帽辫等产量居全国之首。沁县特产“沁州黄”小米,以米质金黄、香绵适口、营养丰富而驰名全国。畜禽业和渔业生产也有一定规模,全市现有10个畜产品基地,沁源县的改良黄牛,除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外,每年都有部分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