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欣欣首页 全部分类 搜索 我的欣欣
欣欣旅游旅游新闻国内资讯 > 正文

浙江平阳县:努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样本

2020-11-27  

    为深入实施“大花园建设”战略,努力实现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计划启动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为确保创建活动取得成效,现结合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要求及平阳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生态永续化、建设景观化、旅游主业化、服务优质化为导向,按照“全域谋划、全业融合、全景覆盖、全民参与、全要素保障”的原则,不断优化旅游空间配置、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丰富旅游业态发展、改善旅游服务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全力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真正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县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二、创建目标

    根据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指南,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样本,力争2020年创成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

    (一)综合管理体制基本健全。要围绕旅游强体质。把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作为全县旅游发展的主抓手,创新旅游领导体制、综合协调机制、综合执法机制、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形成党政统筹抓,各部门联动、综合监管、协调高效的全域旅游发展机制。

    (二)全域旅游风貌初具形态。要围绕旅游强服务。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要更加完善,区域内有完备的旅游交通标识,方便的换乘体系,旅游厕所以A级标准覆盖城乡各处,智慧化的旅游便民服务咨询信息平台投入运行;乡村风貌、旅游景区环境、通景公路环境得以全面美化,旅游服务环境得以全面优化。

    (三)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实现。要围绕旅游强融合。以“三级创优”工程为抓手,积极创建培育一批省级旅游风情小镇、休闲旅游示范村,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建立,形成新业态,拓展产业链,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

    (四)主导产业地位基本确立。要围绕旅游强产业。通过努力,至2020年底,基本形成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撑的产业大格局,全县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15%以上、旅游从业人数占全县从业人数的比重达到20%以上、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600万人次以上、农民人均旅游收入占比超15%、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以上,旅游惠民富民效益凸显,形成全社会参与旅游发展,全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的良性互动新格局。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9年3月-2020年4月)。组织学习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和标准,及时召开动员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和落实;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大力宣传创建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的目的和意义,营造“全民共创”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4月-2020年9月)。全面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各项工作。各乡镇、部门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实施方案并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并对各项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人;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检工作,在每月末以书面形式向领导小组汇报所承担任务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领导小组适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检查整改阶段:(2020年10月)。对照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标准,对全域创建情况开展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

    (四)迎检验收阶段:(2020年11月-2020年12月)。全县各部门、街道(乡镇)按要求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迎接上级小组对创建工作进行验收评定。

    四、工作重点

    (一)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

    1.完善综合管理机制。积极构建“党委统揽、政府主导、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成立以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立文旅局为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常设主管机构,负责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有关部门派驻工作人员,每周至少两日在岗办公。

    2.明确旅游规划引领。深化《平阳县全域景区化概念规划设计》成果研究与“多规合一”成果运用,编制《平阳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将全域旅游规划作为区域顶层设计,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建设、环境保护规划等与其对接协调,建立旅游规划引领下的“多规融合”机制。全域旅游规划从单一部门规划向多部门整合规划方向发展,从空间全域向空间深化方向发展,从单一考虑旅游者需求向结合当地居民的幸福为目标的方向发展。

    3.落实旅游监管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职能,建立旅游综合执法中队、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分局等,消除手段分割、多头管理的弊端,统筹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管理部门的涉旅执法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常态化的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机制,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落实长效监管机制,切实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全力维护旅游消费权益,确保旅游市场监管与联合执法有效到位。

    4.创新旅游融资机制。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进一步深化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实体化运作,加快实现旅发公司三年上市目标。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PPP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设置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融资支持,鼓励民间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大项目招商力度,力争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投资旅游大项目。

    (二)加快重点区域开发建设

    一是加快环城市核心区开发建设。加快新城二期市政景观工程建设,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力争2020年西湾等重大旅游项目落地建设。二是结合“西部休闲带”项目建设,按照“全域创建、核心申报”的思路,加快景区周边村庄环境改造提升,加快腾蛟镇等项目建设,联动开发,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是结合风情小镇创建培育,加快青街乡景观改造提升,加快青街畲族乡等重大涉旅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推进西部休闲带建设。

    (三)推进全域产业深度融合

    1.体旅融合。加快以徒步、登山、骑游为主要功能的环岛骑行绿道、有氧登山慢道、临海休闲栈道体系构建,重点培育发展邮轮、游艇等高端产品与慢生活休闲体验、滨海运动休闲、养生疗养、海上低空旅游、休闲海钓等十大新型产品,举办公路自行车赛、全国海钓邀请赛等节庆赛事,积极构建独具运动旅游产品体系。

    2.商旅融合。完善提升海鲜美食村等特色旅游购物场所、消费场所的改造提升,提升平阳旅游商贸服务能级,实现商旅互动。

    3.文旅融合。推进非遗项目工作,发展非遗、文创等文化旅游。推进谋划建设文化创意长廊;推广沙滩运动等活动,传承红色文化、海洋民俗文化,留存具有鲜明印记的历史文化。

    4.军旅融合。谋划户外拓展训练基地等项目。以公司化、市场化手段推广运营红色文化品牌与资源,打造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典范。

    5.农(渔)旅融合。以创建培育一批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为载体,注重渔村风貌规划保护,深入挖掘渔村特色资源,培育引进院落式酒吧、茶餐厅、书吧、文化创意等多元业态,改造提升渔家民宿,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促进乡村旅游中高端配置、产业化布局、协同式发展,促进渔农民转产转业与致富增收。通过宅基地或老房屋置换、出租、入股等方式,发展中高端民宿等旅游新业态,扶持指导乡镇创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扶持指导在花园村庄建设中深刻挖掘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村星级旅游景区创建。

    (四)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1.旅游交通全覆盖。结合城乡公交线路优化,深入研究旅游换乘系统建设,加快落实旅游公交专线、环线,全面推行一批新能源动力观光车、观光巴士,投放1-2艘观光巴士,争取实现交通枢纽零换乘、风景乡道村村通、重点景区直通车等专项服务,逐步构建快速、便捷的旅游公共交通系统。

    2.旅游厕所全覆盖。秉承“因地制宜、环保实用”的原则,深化“旅游厕所革命”,重点推动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线路、交通集散点(旅游集散中心、码头等)、旅游娱乐购物场所、休闲步行区等场所的旅游厕所达到国家旅游厕所质量等级标准,积极融入文化创意和设计,力求建筑风格、色调等体现平阳特色。

    3.旅游咨询服务全覆盖。完善全域旅游交通指引系统、景区标示标牌,结合海洋生态廊道工程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房车露营基地与旅游咨询服务驿站,细分市场包装各类旅游产品线路,满足日益增长的自助旅游需要。进一步丰富海岛海洋滨海旅游要素信息、海钓游艇休闲渔船等设备租用咨询服务内容,提升旅游热线服务水平,推进旅游服务热线与市民热线一体化建设、全域化覆盖,实现旅游服务中心与大数据中心有机融合。

    4.智慧旅游功能全覆盖。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智管中心统筹作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地理定位等先进技术,构建覆盖旅游景区、餐厅、购物场所、交通站点的旅游信息采集、数据统计体系。争取建立覆盖全域的智慧交通调度网络和智慧休闲监管系统,实现旅游休闲空间人流和安全的实时监测。实现旅游景区免费Wifi、智能门禁、安全监控、在线预订、智能导游、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五)优化生态环境

    1.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提升。结合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按照“美化、绿化、洁化、亮化、彩化、香化、文化、序化”的要求,打造一批建筑错落有致、村容整洁、生活舒适、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花园村庄,逐步形成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格局。

    2.全面推进渔农村生态文化培育。着眼构建和谐的渔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实施古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行动,培育和发展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农业生态型等多元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保护与利用互促共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文化礼堂建设,开展多形式生态宣教,着力提升农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引导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加强整体风貌规划管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乡镇特色资源,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乡镇的地域地貌特点,彰显独特的海岛山水格局、布局形态、街巷空间、建筑特色和园林景观,形成类型有别、韵味各异的风貌特色。全面加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着力凸显具有地方文化与传统特色的空间环境及其文化内涵。有机更新现存的传统街区、传统民居和老厂房,努力打造有内涵的公园、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展示浓郁的乡村文化、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

    (六)优化旅游品质

    1.推进景区精细化管理。以“美丽乡村示范县”、“大拆大整”等行动为抓手,进一步深入推进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开放式景区管理模式,加快提升景区导览系统、游客服务中心、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步伐,完善景区卫生保洁与绿化养护制度,进一步提高景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2.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推进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探索成立民宿协会等社会组织,强化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加快旅游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旅游综合市场监管责任清单,建立常态化的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机制,重拳整治通景公路占道经营、旅游物价虚高、欺诈宰客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开展放心消费示范县创建,进一步净化旅游消费环境,着力打造全域放心大景区。

    3.加快行业标准化制定。突出抓好旅游服务标准化,推广平阳特色餐饮、民宿、海钓、游艇等旅游服务的地方标准,引导渔家乐民宿、休闲海钓等新兴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4.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各级各部门、各涉旅企业要自上而下确立“游客至上”的理念,一切以游客满意为标准,自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部门要聘请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员,持续开展旅游满意度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加强旅游企业诚信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大对欺客宰客行为的查处与曝光力度。

    5.提升文明素质。围绕省级文明示范县创建,广泛开展文明创建行动,编制市民文明手册,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实施文明引导。深入开展环境影响、宣传教育、道德养成等文明素质提升十大行动,弘扬传统美德,引领文明新风,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七)强化要素保障

    1.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财政对旅游的投入支持力度,并视情况逐年增加。积极推广PPP项目,多渠道推动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引导涉旅项目发行地方债、企业债、公司债,鼓励民资外资参与全域旅游创建。大力培育众筹、信托等融资平台,扶持旅游经营体,帮助其高效利用新型融资平台。制定特色旅游项目扶持政策,提供专项财税优惠。采用“以奖代补”政策,提升项目建设质量。

    2.强化用地保障。落实旅游用地改革措施,建立旅游与国土部门的联系制度,制定实施严密的做地、收储、出让计划,全力争取上级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利用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对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大项目,优先供应土地。

    3.强化人才保障。制定引进旅游行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扶持政策,建设一支全域旅游人才队伍。强化校地合作计划,通过委托办学等方式,建立旅游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重点加强一线服务人员培训。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合力推进。强化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职能,统筹、协调各项创建工作,形成部门乡镇合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领导小组每年专题研究全域旅游工作不少于4次,及时破解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精力向旅游集中、政策向旅游倾斜、要素向旅游集聚的发展机制。

    (二)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宣传载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进一步了解全域旅游的意义、目的、任务和创建进程,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努力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创建、促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要推动建立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机制,通过旅游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扩大实际受益面,促进居民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自觉把自己作为旅游环境建设一份子,全力提升整体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

    (三)明确责任,强化督查。建立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督查推进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深入项目现场,切实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对工作推进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在年度综合考核中要突出旅游在区域转型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研究制定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考核办法及年度全域旅游工作目标任务,并对各街道(乡镇)和县有关部门的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单列考核。

推荐阅读 更多>
回顶部

欣欣旅游网手机版-m.cn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