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春天的广元旅游产业 打造“四有”品牌
2011-10-12
[欣欣资讯] 据统计,四川省广元市“十一”期间共接待游客94.21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65亿元,两者增长均超过50%,可谓“旅游尽带黄金甲,吹尽狂沙始到金”。
为什么广元市能取得如此的旅游产业佳绩呢?
广元市地图
有品:旅游“富矿”
凤凰楼下,嘉陵江畔。好山,好水,好地方……
剑门蜀道
这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诞生地;剑门关蜀道文化、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有蜀中四大名景之一的“剑门天下雄”;有已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毗邻九寨沟旅游环线;有古蜀道文化旅游资源,中国蜀道共有400多公里,其中就有200多公里位于广元境内,而且是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段……
广元绿色、红色、人文三元素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这里是旅游资源的“富矿”: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自然景观资源65处,再加上文化旅游资源共计541处,且资源独特、品位高。
广元有众多“身份标签”:“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首批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
有计:战略来“点睛”
古人有云:玉不琢,不成器。旅游资源本身就像是不会说话的石头,石头必须经过点金之手才能发出璀璨之光。
2008年8月,广元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做强做大能源、金属、农副产品、旅游等七大板块。
旅游业列入了“七大板块”,这意味着,要发挥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的优势,完善发展规划,加快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有规模、有实力、有永续发展能力的支柱产业。
让自然优势尽快成为旅游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富民优势,把旅游业作为全市实施资源转化战略的七大板块之一,这便是战略抉择的点睛之笔,是点石成金的智慧之举。
有为:剑指旅游强市
“风起于青萍之末”。目标明确,旅游资源的转化渐次铺陈开来……
2009年2月,在广元市人大五届六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板块作为重中之重。
2009年10月,广元市委、市政府印发 《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建设旅游强市目标。
2010年“五一”前,剑门雄关开关迎客,开启广元市旅游产业震后回暖之路。
蜀道不仅仅是一条道,更是一条文化长廊。今年9月,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研讨会在广元举行。蜀道申遗的路上,始终少不了广元的身影。
今年“十一”黄金周,广元市全市各主要景区,苍溪红心猕猴桃、剑门关豆腐等七绝产品最受游客青睐。
旅游兴,游客来,农产品也更好销了。
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拉动内需的引擎,是一个与地区文化深度融合,更是与生态景观高度关联的产业,它的发展与我市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高度契合。
有招:融文化铸精品
资源重在开发。广元市委、市政府始终清楚地认识到:广元旅游要有优势和竞争力,需要以低碳发展为理念,需要将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有机结合。
旅游同样需要创品牌,出精品。
广元市高度重视精品旅游景区建设,把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作为资源转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来抓。截至目前,广元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达8个,仅次于成都,位列全省第二。
2008年,成功创建皇泽寺、翠云廊2个4A级旅游景区。
2009年,昭化古城、苍溪红军渡·西武当山2景区双双通过国检,广元市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增加到4个。
2010年,广元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A级景区的创建力度,整合灾后重建、对口援建和其他项目资金近13亿元。9月,剑门关景区和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今年1月,鼓城山——七里峡、明月峡顺利通过国检。
为了叫响广元旅游品牌,书记、市长带头亲赴多地“卖旅游”。广元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机遇,全方位推介广元旅游,多角度打造旅游品牌。
要做强旅游,必须配齐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娱、游、购,让游客向往而来,尽兴而归。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广元旅游围绕 “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用“巧妇”之手,精心打造多条特色旅游精品线路,使广元旅游根深魂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