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指南
2012-08-22
榆林美食介绍:
榆林饮食在中国具有很高的地位。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造就了这里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在市区和各县、乡以及主要景区附近大小酒店、餐馆林立,相当普遍。榆林本地特色风味有:羊肉系列(如烤全羊、烤羊肉、炖羊肉、羊杂碎等)、荞面系列(如荞面饴馅、荞面讫铊)、小米、豆制品系列(如豆腐宴、水煮豆腐)、土豆系列(如土豆宴)、红碱淖特色水煮鱼等。
豆腐
榆林豆腐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明代,榆林古城为长城的九边重镇之一。随着城市的扩大,兵民日益增多。由于塞外副食品缺少,居民便用普惠泉流出的桃花水做豆腐食用。食之白嫩、细腻,味香可口,与外地豆腐就是不一样,慢慢就成为军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食品之一。榆林豆腐吃法也比较多样,有烩豆腐、炸豆腐、炒豆腐、清蒸豆腐等。特别是炸豆腐奶,色黄、皮脆、肉嫩、味香,真是色、香、味俱全,入口不腻,百吃不厌,是豆腐菜中的上品,为酒席上款待嘉宾的上等名菜。这儿“豆腐宴”,更是中外美食家的欢迎。尤其是榆林的水豆腐,制作工艺和风味别具特色,实为榆林饮食应该大力弘扬的一朵奇葩。
马蹄酥
马蹄酥是榆林县的的风味小吃。用油、糖、水和面,揉团擀薄切片做成马蹄状,入油锅文火炸成。甜香酥松,是馈赠亲友和宴席上的佳品。马蹄酥制作时将饼贴在竖炉壁上烘烤,饼呈马蹄形,故称。清代诗人就写过“乍经面起还留迹,不踏花蹄也自香”赞美马蹄酥的诗句,说明它历史悠久并受人赞赏。马蹄酥是外出旅行喜带的轻便食品。它是燥热物品,饴糖又有营养,用麻油炸过,又是妇女“坐月子”的热补品。
手抓羊肉
榆林定边县紧靠内蒙古,受蒙古族生活习俗的影响,这里也有吃手抓羊肉的习惯。手抓羊肉,就是将羊肉按个人需要量,切成大块,做好标记,置入锅中炖熟,每人拿上标有记号的大块肉。即便是白水煮食,也清香可口,味美不膻。
定边羊羔肉
定边羊羔肉也叫崽羔肉(滩羊羔出生40天左右的公羊),这个风味小吃是定边人待客的上等菜,古今有名。羊羔肉的做法有两种:一是清蒸法,即将羊羔肉带骨肉剁成一寸见方的块,将清油至锅中烧七八成熟,放入花椒面、姜丝、蒜片、葱丝等,爆出香味,投入肉块,用旺火烧约10分钟左右,待肉块呈白色状,加入面酱,再烧二三分钟,待锅中水干(肉本身水)后,将肉置入盆内或碗内,入笼蒸熟,撒上味精、芫荽即可食用。这种吃法最佳,味道鲜美,酥嫩清香,久吃不厌。二是清炖法,将肉块投入烧至七八成熟的油锅里,烧10多分钟,待肉质呈白色状,加面酱再烧至肉本身水分消失,再加温水、盐等,用温火炖1小时左右,放少许味精、葱丝、芫荽即成。
菊花锅
菊花锅是榆林市的传统名菜点,花卉入菜在我国历史悠久,菊花做菜更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屈原早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咏。唐元结《菊谱记》中记载:“在药品是良药,在蔬菜是佳蔬”。古人吃菊的方法很多,隋唐时代,宫廷御膳在火锅中放置鲜汤、鱼丸、鲜肉、鸡脯,把菊花掰撕成瓣,盖锅闷煮,片刻可食汤鲜肉嫩兼有花香,相得益彰谓之“菊花锅”。
榆林拼三鲜
主料:猪肉、羊肉、鸡肉。 配料:水木耳、水黄花、海带丝、韭黄、菠菜等。 制法:1、将熟猪肉切片,红烧红焖各半,洋芋炸成片,粉皮切成条。 2、用生肉加调料制成水丸子、炸丸子、酥肉块。 3、待肉汤加水烧开后,放入猪肉、羊肉、鸡肉、丸子、酥肉块、粉皮、水黄花、海带丝等一起煮开即可。 特点:色泽鲜艳、醇香味浓。
羊杂碎
榆林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烹调经验,有许多佐餐佳品受人喜爱,逐步形成了诸多的地方风味小吃。其中有绥德式的油旋、清涧的煎饼、镇川的干烙、定边的养面饸饹等,特别值得品尝的是羊杂碎(也称羊杂烩),是由羊的血、心、肝、肺、肠、肚等混合烩制而成,故得此名。羊杀后其内脏均以副产品处理,因此,也有“羊下水”的俗称。
黄米馍馍
“黄米馍馍老酵头”,这是清涧河流域的婆姨们嘴头上最爱说的一句话。意思大致就是说,黄米馍馍蒸得好与坏,那发面时的一份酵子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可是,这黄米馍馍是清涧人过年时所吃食的一种年茶饭。 年关将近时,把家中新碾的黄米拿出来一两斗,在清水中泡一夜,到第二天太阳下来时,把从清水中已捞出来一两小时的黄米,在大碾子上一遍一遍碾成黄米面,再加进那个非常关键的“老酵头”,在很热很烫的大炕上包上被子好好发一夜。这么着,次日早晨老公鸡一叫,就可以蒸黄米馍馍了。
传统十二件菜
座盘(凉盘)1、三鲜; 2、菠菜炒肉丝; 3、鸡羹; 4、白面子(或清真羊肉); 5、八宝饭; 6、四喜丸子; 7、户辣鸡; 8、肚丝汤; 9、炸格丸子 ;10、黄花汤(金针汤) 11、红炖(或棋盘肉); 12、海带汤(注:座盘为佐酒菜,正式菜为十二样,故称十二件)。按所排次序上菜,另有一碗大米饭,最后上一海碗高汤。每桌座六人,清末以来榆林城举办婚礼待客食品为十二件,一直流传至今。
更多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