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发表时间:2015-09-21 来源:互联网
用途
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个别的圣地就是敖包。这种圣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领地建起来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并崇拜有加,大概缘于古代的祭圣山。祭圣山又与成吉思汗时代不无关系。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蔑尔乞特人远去,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即“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元代,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由于有的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群众就“垒石像山,视之为神”(见《蒙古风记》)。这种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头或土堆起来,所以蒙古语称“敖包”。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敖包”有用石块垒起的,也有用土堆起来的。外围12个小堆,围绕中间,1个堆构成的大“敖包”最多,多筑于山顶丘陵之上,一般呈圆形,顶端插有柳条等,形似烽火台。最初都以部落为单位筑“敖包”。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然后跨马上路。随着喇嘛教在蒙古社会传播,到了清朝时期,有了以部落为单位,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祭祀一般都在旧历五月中旬举行。
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是蒙古语的音译,汉意是“石堆”或“鼓包”,意思是“堆子”。像大海一样的茫茫草原,没有可以指路的标识,行政区划、游牧分界更无以识别,人们就垒石成堆或垒土成堆,作为路标和界标,这就是敖包的最初来历。
后来,有鉴于中原民族以山为天之象征,祭山祈年,离山较远的草原上的人们,便“垒石为山,视之为神”,以进行各种祭祀活动于是敖包又成为天和神的象征。
内蒙古大草原的各地都有敖包,敖包一般位于高坡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体,高达数丈。从远处看,真好像一座座尖塔,傲视苍穹。每个敖包还多有自己的名称,通常以所在地名等命名。过去,各盟、旗有公用的大敖包,富裕的人家还有自己的“家敖包”。敖包的数目不尽相等,有的是单独一个,有的是7个或13个敖包组成的敖包群。人们出门远行,凡路过敖包,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几捧土,以求吉祥。
起源
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在《大清会事例》、《理藩院.疆理》中记载:“游牧交界之处,无山河又为识别者,以石志,名曰:“鄂博”。此后,在蒙古族中又演变为神物,即使在寻常的旅途中,路经敖包都要下马膜拜。清人祁韵士诗云:“告虔祝庇雪和风,石畔施舍庙祀同。塞远天空望无际,行人膜拜过残丛。”
仪式
“敖包”一般是用石头、石块垒起来的,但也有用土堆起来的,还有用柳树枝条围建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敖包,一般呈圆椎型,西部地区呈塔型。过去,比较富裕的人家还有自设的“家敖包”。外围有12个小堆围绕中间一个大堆而构成的敖包,在内蒙古各地比较常见。中间大的为主体,两旁各陪衬六个小的,或者按东南西北的方位各陪衬三个小的。主体敖包的底层中还放置了五金、五谷、五帛、五宝等实物。敖包大多数都筑在山顶或丘陵上,一般呈圆形,高约数丈,顶端植有柳树枝条或者榆树枝条,其形状好似烽火台,遥遥望去,直入云天,显得十分神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敖包顶上,一般都插有三根“玛尼杆”,挂着部落的旗帜,正面紧靠敖包安放着一把明晃晃的三股钢叉,包前有石制的贡桌。
敖包的出现,在草原上逐渐形成了许多不成文的规矩: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是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一路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加几块石头或者几捧土,然后才跨马上路。牧羊人在放牧时路过这里,总要往“敖包”上添加一块石头,以保佑人畜两旺。
祭祀敖包,是蒙古民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祭祀敖包的历史很悠久。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蒙古人祭敖包就是延续这种古俗而来。清朝时期,随着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社会上传播开来,才开始有了以部落为单位,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祭祀一般都是在农历五月中旬举行。届时,还要请来众多的喇嘛诵经。祭祀会一般要继续三四天,如同过节一样,远远近近的牧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前往参加。
在希拉穆仁草原上,也有众多的敖包。据有关史料记载,规模较大的敖包有:距离希拉穆仁镇所在地以北一公里的阿日文敖包、镇南的额尔登敖包、以西25公里的白音查干敖包、以东15公里的大文公敖包、东北方15公里的希日哈达敖包。此外,还有毛德林敖包、胡雅格图敖包、阿都来敖包、小文公敖包、白音敖包、巴格喜敖包和毛墩敖包。
希拉穆仁(召河)地区现存规模大的一座敖包,就是距离镇所在地9.2公里的红格尔敖包。它是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对外开放最主要的一个敖包。
按照普会寺二百多年的规矩,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喇嘛祭奠敖包活动,农历五月十八希拉穆仁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举行规模盛大而又隆重的祭奠敖包活动。从政府所在地出发往北,一条6米宽的平坦大道直通红格尔山,公路两边,草场上,山坡下,星星点点,到处是一个个蒙古包群落,大大小小的旅游度假浩特(村)让人目不暇接。
到达红格尔山下,抬头望去,红格尔敖包高高耸立在海拔1690米的红格尔山顶,气势宏大,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沿着坡道一直走向上去,到了敖包跟前,您会看到,这是一座9米高的大型敖包,分上、中、下三层,底层圆周直径15米、高2米。希拉穆仁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镇政府于公元2001年6月投资18000元将敖包加高加大,以便供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和祭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红格尔敖包都要布置得威严肃穆。敖包顶上的玛尼杆,挂着书写有喇嘛教经文的经旗,旗为白色绸子制作。敖包的四角立着4根3米高的三刃钢叉。从敖包顶部到钢叉顶部,一根根绳子上,五颜六色的绸缎布条和纸条耀人眼目。敖包的正面(南面),安放着一把巨大的、明晃晃的钢刀,用马鬃和绸缎做成的缨穗随风飘舞,用各种色彩绸缎制作的禄马风旗迎风招展。石制的贡桌早已擦洗得干干净净。一切都已就绪,单等着五月十八那天的到来
相传“禄马风旗”来源于成吉思汗的军旗。当年,成吉思汗征战欧亚大陆,军队的军旗是天蓝色的,旗面上绣着一匹奔腾如飞的黑骏马。军队打到,就把军旗举到那里。晚上宿营,将军旗竖在营账前面。后来,成吉思汗远征西夏,殁于疆场,这旗帜便立于他的灵帐门前。蒙古人争相仿制,成为风俗。一直到今天,蒙古族牧民的蒙古包或住房门前,大都有一泥台,埋着一根高高的杆子,杆顶安有明晃晃的三刃钢叉,这就是“玛尼杆”。一般都在杆上系长方形的旗帜,旗中画有一匹奔马,形体较大,旗的四角用狮、虎、龙、凤作为陪衬,这就是“禄马风旗”。蒙古语称之为“嘿毛利”,意思是“命运之马”。
“禄马风旗”是表示蒙古民族兴旺和尊严的标志。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以后,对禄马风旗作了一些改动,变原来的一根杆为两根柱子,中间拉一条绳子,禄马风旗挂在绳上,而且一般都是红、黄、蓝、白、绿五面旗帜,代表天地万物的颜色,此外还增添了七珍、八宝、二十八宿等等。基本图案没有改变,只是更加气魄了。蒙古人家逢年过节,娶妻生子,都要更新禄马。打仗、出门、祭祀之前,都要先供奉禄马。户主以上的人去世,要下降禄马风旗以致哀。任凭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骑马从禄马风旗下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