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发表时间:2024-04-12
滔滔黄河,孕育了华夏五千年文明,也孕育了中国早期的商人、商业和商文化。历史上豫商的代表人物,当数富过12代、经历了400多年辉煌的康百万家族。到清代中期,康氏家族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慈禧太后亲封之为“康百万”,民间称之为“活财神”。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康氏家族为什么能兴盛12代400多年呢?
政界人士说,康百万致富的原因首先是思想解放,善抓机遇。康百万毅然突破“士不经商”的思想桎梏,突破几千年来“抑商”、“轻商”的官方政策和“无商不奸”的民间议论,大胆经商,把生意从洛河做向黄河,从河南做到山东、陕西。
商界人士说,康百万赚钱的关键是诚信经营,勤俭持家。为保证与清军签定的供棉合同按时兑现,摆脱地痞恶霸的纠缠敲诈,康百万出人意料地大火焚毁了滞留在泾河船上的数万斤棉花,又从远在千里、且逆水行船的河南、山东一带高价购买棉花,保证了合同履行。而生活中的康百万却非常勤俭。
经济学家说,康百万致富的秘诀是多种经营、制度取胜。康家认为金银财宝都属“浮财”,容易一朝散尽,因此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形成农官商一体。他们打破任人唯亲的家族企业管理传统,从社会挑选各类经营人才,聘任为“相公”,按贡献大小,提拔为“小相公、大相公、老相公”,连自己的儿子想当“相公”、“掌柜”,也不例外。
教育学家说,康百万致富的秘诀是重视教育,与人为善。“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这些匾额楹联时时刻刻都在告诫康家后代要把读书、行善、谨慎作为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
那么,康百万与盛极一时的晋商、徽商有什么异同呢?
首先,从地理条件看,康百万和晋商、徽商所处的环境非常相似。康百万所在的巩义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平地很少。晋商居住在山陕高原,干旱少雨,风沙弥漫。徽商主要居住在徽州六县,群山环绕,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农耕,但交通便利,适宜商业发展。
同时,在经营手段、生活方式和文化渊源上存在差别:晋商早期多是拉驼队、走西口,赚钱后经营“票号”。徽商早期靠经营茶叶,运输靠舟楫。发财后经营钱庄,与官府交往甚密,成为“红顶商人”。
豫商处于中原腹地,崇拜河洛文化,深悟物极必反之理,因此把“留余”思想作为经商治家的最高原则。像康百万家族靠供应军需“尽忠发财”,靠赈灾济贫“行善得官”,可谓名利双收。
明清时期的康百万,在特定历史时期走出了一条豫商之路。
观:如同进入一座雕刻艺术宝库
站在康家大门前,放眼望去,重重叠叠的飞檐斗拱,古香古色的青砖青瓦,从山腰一直延绵而上到山顶,气势恢宏、错落有致。
徜徉于康百万庄园,仿佛行走于清代民居民俗活画卷,砖雕、石雕、木雕都有极高的水准。走过不同的大小门时,会看到门枕石和柱础上的石刻浮雕,咫尺之间,人物、动物活灵活现,生动传神;碑楼上精美的砖雕图案栩栩如生;屋檐下龙飞凤舞的木雕图案,格调雅秀。
“庄园里还保存有碑刻、牌匾、家具、古玩、书画、器皿、衣帽等历史文物三千余件,对于研究明清文化、民间风俗、古代建筑等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讲解员王小雨介绍说。
位于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三院有一组门枕石,是康百万庄园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
“这对门枕石是选用整块青石上下分三层雕刻而成,构图新颖,雕工精湛,人物、动物形象生动逼真,情景交融,栩栩如生。”王小雨说,它以其精细的雕刻工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且还是我国一级石刻的定级标准,堪称国宝。
在庄园里还完整保存着一张精美的顶子床。它是用金丝楠木雕刻,由十个能工巧匠,耗费1700多个工时,做了将近5年时间才做成的。它采用透雕、镂空雕的雕刻手法,床柱的雕刻都是竹节型的,象征竹报平安,节节高。这张床的另外一个精妙之处,是可以自由拆卸。它由37个部分组成,通体没有用一颗钉子,完全是铆上去的,相当于现在的组合家具。这张床可以说是木雕的杰出代表。
兴:从康家店到富甲三省
“明洪武年间康家先人从山西迁徙到河南巩义落户,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们沿河开了一家小饭馆,伴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名气也越来越大,就有了‘康家店’的称号。”王小雨说,康百万并不是特指的某一个人,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为首的康氏家族的统称。
康百万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一直富裕了十三代、四百多年,富甲豫、鲁、陕三省,船行洛、黄、运、沂、泾、渭六河,良田数千顷,财富无以计数。“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是其真实写照。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六代传人康绍敬时期,已经有后人进入朝廷为官,也正是这个时期开始大量经商,随之而来的就是源源不断的金钱。从明代到清代,经过上百年的时间,康家在当地已经是富甲一方,田地更是遍布了方圆几十公里。房屋也开始从山腰处扩建到山顶,最初一个小小的饭店也逐渐演变为占地240余亩、包含19部分的庞大庄园。
教:言传身教 庄园亦校园
人常说: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走在康百万庄园里,每一处的布局、每一处的建筑、每一处的细节,都可以感受到康家潜移默化的教育,让人折服而又肃然起敬。
在康百万庄园,门枕石的内容无不寄寓育人的意愿。“拜师求读”图,年轻的后生低头弯腰,毕恭毕敬,虔诚而谦虚;慈祥的老师,手提灯笼,捋着胡须,眼神里流露出赞许的目光。“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而门上清代监察御史刘毓南撰写的楹联与图案相融相生,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据记载,康家名师中有举人孙涵三,他学习先人悬梁刺股的刻苦精神,一边背煤谋生,一边读书学习而中举。贡生康裕远,饱经风霜,阅历较深,曾做过知县的幕僚,为人正直,从不趋炎附势,却怀扶弱济贫之志。举人赵凤鸣,学识渊博且品行高尚。远近闻名的三位老师,在康家教了一辈子书,将毕生所学尽传康家子弟。
庄园里建私塾学校、青年馆、藏书楼。私塾、青年馆按年龄段分开教学,颇具规模。经腴史华藏书楼,“依墨绕书林,求知、求学、求教,借章探史翰,解意、解科、解题”在浩如烟海的书中,刻苦攻读,虚心求教;要学有所用,利用学到的知识,探寻研究学问,提高自身修养,解决世事难题。
对于康家来说,把读书当成一个家庭最好的习惯,希望通过严格的教育,使康氏子孙长大之后都成为懂诗书、明礼仪的儒商。不仅是男丁,康家的姑娘小姐们自幼也有良好的诗书熏陶。
传:留余家风家训 绵延兴旺400多年
自古以来,家族守富很难,民间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然而,康百万家族却将财富神话延续了400多年,为什么他们能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一直富裕十余代?或许可以在康家家风家训中找到答案。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现存于康百万庄园的这块“留余匾”,为中华名匾之一,被称为康百万庄园文化的象征、镇园之宝。匾上记载的“留余”思想,不仅是当时康家的传家之训,更是不少人认同的处世准则。
“留余匾”长1.65米、宽0.75米,是用黄杨木雕刻而成的,曾悬挂于康百万庄园主宅一座院子里的主客厅内。现悬挂于康百万庄园主宅区一院过厅内,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也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
“留余”匾造型独特,形似一面展开的上凹下凸型旗帜。上凹意为:上留余于天,对得起朝廷;下凸意为: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与子孙。匾中书法洒脱奔放,“留余”二字,以篆书写就,稳健遒劲,正文通篇行书。
据介绍,此匾是清同治年间,康百万家族第十五代庄园主康坦园用来训示家中子弟的家训匾。
“‘留余’思想可以说是康家兴旺的重要原因,康家用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后人如何修身做人,也给我很多创作灵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曹慧贞说,就是现在对孩子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启:商德才是财富之根
不仅是留余的家风,今天漫步在依山就势、环境优美的康百万庄园里,目睹飞檐翘角、青瓦高墙,除了可以领略当年康家创下的财富神话之外,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随处可见的楹联和匾额。它们是康家修身齐家的名片,记载了这个家族对子孙后世的诸多提醒和告诫。
同留余家训一脉相承,康百万家族还留下“康氏家训”,同样书于匾上,内容为:“经商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感恩心。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忠厚留有余。”短短的61字道出康家从事商业经营的根本:财富是一时的,商德才是商人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