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欣欣首页 微店首页 搜索本店 登录欣欣
欣欣旅游湖北景秀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旅游指南 旅游资讯正文

惊世地质传奇——恩施大峡谷、腾龙洞

发表时间:2024-05-25  来源:互联网

恩施必游景点(土司城、女儿城、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三日游
恩施必游景点(土司城、女儿城、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三日游

¥638 跟团游


    恩施,遗世秘境。
亿万年地球造山运动天崩地裂铸就其体魄,大峡谷-腾龙洞增添其龙盘虎踞贵气,清江赋予其固若金汤生气,全球意义地质遗迹景观,美学辨识度极高,绚丽多姿,中国山水典型代表,倍受国内外游人青睐,在湖北享有“小西藏”“香格里拉”美誉,被美国CNN评为“中国最美仙境”。
百闻不如一见,本人有幸随恩施州地质公园管理局谭志雄局长、利川市自然保护地服务中心朱启学主任等前往现场考察学习,感同身受,感叹大自然特别恩赐眷恋恩施。
游山、观水、康养、悠氧、避暑、休闲、探险、骑行、徒步、自驾、农旅、科考、研学好去处。
“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人与生物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世界影响力旗舰品牌。
今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19次会议正式批准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为世界地质公园,意味着其地质遗迹具有全球对比意义和景观价值。
恩施山因水而灵,水因山而美,山如声乐,粗犷豪放,水似野性,放荡不羁,交响变奏,雄浑高亢,强劲脉动,浪漫沉醉。这里山石水用特有形体语言传递神秘地质文化信息,演绎山水之歌,记述人文地质故事。

恩施大峡谷远景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蛰伏武陵山腹地深处,行迈靡靡,骤然风起,姗姗来迟,终于掀起神秘盖头惊艳世界。
武陵山、巫山、齐跃山(七曜山)在这片神秘土地上演“三国演义”,阶梯状岩溶喀斯特地貌发育,局地断陷多级夷面与峡谷断陷盆地相间,形成“川湘凹陷”型地质构造。
整体地形山势北部、西北部及东南部高,逐渐向中、南部倾斜降低。群山巍峨,峰凝叠翠,沟壑纵横,青流环山,溪河顺山势呈幅射状奔向四面八方,天然屏障与关隘四塞共生,历为楚蜀屏障、军事重地。
碳酸盐岩地层(石灰岩、白云岩)出露占全州总面积54.4%,其中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岀露范围最广,产状整体平缓,山脉走势与大规模古褶皱走向一致,致使4个不同海拨水平岩溶洞穴强烈发育。岩溶发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峰丛、洼地等比比皆是。

大峡谷、腾龙洞、云龙河地缝、团堡天坑群、梭布垭石林、龙船水乡、伏流等地质景观单元,如同一颗颗宝石镶嵌于绿色海洋。
这些全球罕见重要地质遗迹比较完整生动记录距今8亿年前元古宙震旦纪(埃迪卡拉纪)以来海、陆相沉积作用、环境变迁、造山运动过程,尤其是青藏高原隆升以来,武陵山区喀斯特地貌和水文地质多期完整演化序列,具有国际地学价值和全球对比意义。地质科研、科普、研学旅游的天然课堂,喀斯特地质地貌研究和环境教育天然实验室。

恩施这部万卷远古地质“无字天书”,穿越8亿年时光隧道,非同凡响。
著名地质学家莱伊尔说解开“现在”的谜题,要使用“过去”做钥匙。
46亿年地球漫长演化历史,波澜壮阔,沧海桑田,蕴含诸多动人心魄、鲜为人知的地质传奇,耐人寻味、津津乐道的壮丽史诗。
这些天知、地知、岩石知、化石知故事,惊天动地超乎想象,有着恐惧惊悚似灾难大片,无数远古密码秘境,太多未解之谜和奥秘……
亿万年地球史沉淀于地层岩石,这里任何一块石头化石都饱受亿年沧桑,有着各自不同身世命运。石头化石虽不能直接发声,但如同录音带和光碟一样能保存地球远古运动足迹和光阴。
尘封在这片地层中远古岩性、矿物矿床、断裂褶皱、峡谷地缝,洞穴暗河、天坑漏斗、洼地盆地、岩柱峰丛、石林石笋、钟乳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成为天书“象形文字”和远古信使,向世人默默述说着远古过往。
这些地质遗迹就是一部恩施8亿年地质演化教科书,其系统性、典型性、优美性、完整性、科学性具全球对比性。如同建始直立人,巴东楠木园、唐崖土司城、里耶秦简等文化遗址遗存一样,忠实记录着亿万年地理气候与古生物演变历史,见证遭遇板块漂移和造山构造运动“魔鬼”般炼狱折腾,粉碎性“骨折”,石崩地裂,衍生矿产资源禀赋,水以柔克石岩溶“魔力”以及夷平面、剥蚀、冲蚀等风化自然力交叉侵蚀。还原这片凿刻涅槃、延宕而出“骨感”“厚重感”十足的峡谷、石林、绝壁、瀑布、地缝等“美丽伤痕”,以及独具“美感”“神秘感”的洞穴山峰宫厅、石笋钟乳石、伏流阴河、天坑洼地等地质遗迹成因过程。
通过对话地层石头找寻地球历史,解密远古从南半球赤道附近海洋历经数亿年板块万里漂移来到北半球北纬30°位置和“美丽伤痕”脱胎蜕变涅槃“真相”,演绎亿万年清江地质传奇,一窥恩施远古前世今生。
恩施处于距今2.5亿年中生代以来形成的新华夏系巨型多字型构造,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中观位于扬子准台地(华南板块)之扬子褶皱带东侧,即武陵陷褶朿,云贵高原东北边缘第二台阶。
板块飘移与地球构造运动研究分析,古扬子准台地自距今8亿年前寒武纪震旦世至三叠纪中期都处于稳定地台区海相沉积环境,直至距今2.37亿年中三叠世末期被抬升陆地。武陵山所在扬子准地台拥有亿万年“移民流浪”板块飘移史,漂移中地台自身先后发生武陵(距今11—10亿年)、加里东(距今5.7—4亿年)、印支(距今2.5亿年)、燕山(距今1.3—0.7亿年)、喜马拉雅(距今6500万年年)等多次构造旋回运动,同时伴随逆时针旋转,由海相地槽渐变古扬子准台地(江南古陆)。
板块漂移和火山活动建造下,武陵山区持续遭受深海优地槽和冒地槽沉积。研究发现距今5.4—4.1亿年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华南板块(古扬子准台地)处于同一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恩施位于板块边缘断陷盆地,且彼时在南半球赤道附近。距今1.3—0.7亿年燕山造山运动致使强烈褶皱断裂,尤其是喜马拉雅运动,印度板块俯冲欧亚板块致使云贵高原再次快速隆升,造成大规模褶皱、隆起、断裂、岩浆侵入等。距今6000万年古近纪初,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地表形成高大岩溶丘陵台地与溶蚀洼地槽谷等,并遭遇风化剥蚀溶蚀,形成集溶蚀盆地、槽谷河道、峡谷高山于一地地貌景观。

清江,出神入化岩溶地质地貌传奇始作俑者。
清江,古称“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而故名“清江”。长江湖北段笫二大支流,恩施母亲河,源自利川齐跃山(七曜山),流经7县市,于宜都陆城汇入长江。
自古以来,滋润养育千千万万恩施儿女,成就文人墨客的诗与远方。
素有“八百里清江画廊”之称,“三明三暗”景观唯清江独有,即3次进入地下伏流,3次出露奔流。具体从腾龙洞落水洞入口变成地下伏流,直至观彩峡处变成地表河流,流径观彩峡又继续潜入地下变伏流,直到黑洞奔流而出,涌出地表,完成地下潜伏使命,成为江波翻滚、雪浪飞溅明流奔向长江。
清江亿万年来情定腾龙洞,用洪荒之力采用明暗手法,大刀阔斧、巧夺天工对其河流河道“三易其稿”终修正果,“卧龙吞江”乃其神来之笔。
腾龙洞伏流落水洞口——卧龙吞江
先后经过古河床、旱洞主流时代,最终选择落水洞重新变伏流,地下深处潜流16.8公里,直到观彩峡、黑洞冒头变明河。
距今200—180万年第四纪早中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结联通形成清江等流域水系,腾龙洞溶洞系统雏形期地下水通道形成,河流最初沿着今天腾龙洞停车场—长槽—张家峡古河道路线走向。
距今50—30万年,随着地壳运动大范围间歇性抬升,清江流域降雨量变小,水位下降,河流不得不下移选择穿越旱洞,凭着强大水流冲击力,将洞穴全线贯通。
大约30万年前,又遭遇一次较大地质运动,旱洞河道岩壁受岩层节理裂隙和水溶蚀作用影响,岩柱逐渐与岩璧岩体分离,重力及水流冲刷持续作用,崩塌、塌顶接二连三,大面积塌方堆积如山,如洞内妖雾山,局部崩陷崩顶形成天坑,支洞岔洞连成嶂谷或穿洞(三道龙门),固若金汤的旱洞伏流系统开始摇摇欲坠。
据地质考证,大约22.9万年前,清江河不得不再次改道,从地势更低落水洞另辟蹊径,冲击穿山地下深处形成伏流,即今天清江河道走向。
利川何端镛猜想,或许清江流经长槽古河道河床与流经旱洞属同一时期2条支流,且汇合于张家峡。
笔者还有一种大胆推测,或许古河道河床、旱洞及伏流属同一时期3条支流,随着地壳不断抬升,水位下降,最终归于伏流。
大峡谷石柱式峰林、云龙河地缝、团堡天坑群、梭布垭石林等都是其大手笔杰作。
恩施,还是湘西母亲河酉水发源地之一,水同源,山同脉,同属武陵山区。酉水,沅水一级支流,发源地有南北二源。北源为主干流,发源大灵山脉西北侧宣恩沙道沟镇酉源山,往南蜿蜒迂回于宣恩、来凤,湘西龙山、重庆酉阳、秀山,至秀山石堤镇与南源秀山河汇合,其中56公里为湘、鄂、渝省交界线。南北二源汇合后,经保靖清水坪镇大桥村进入湘西境内,流经龙山、保靖、古丈、永顺,从凤滩水库大坝出州,于怀化沅陵张飞庙注入沅水。

恩施大峡谷,大自然宏伟创造之一,最具核心竞争力地标。
八百里清江画廊最壮丽精美峡谷段,西南岩溶地区最具代表性地貌单元缩影,专家称其景观颜值、多样性、稀缺性、密集性与美国科罗拉多峡谷难分伯仲。
峡谷河流、断崖绝壁、峰丛洼地、石林石柱、溶洞阴河、滑坡崩塌、飞瀑流泉等地质景观类型一应俱全。因绝壁、独峰、地缝雄奇壮美而著称,万米绝壁画廊,千丈飞瀑直泻,百座独峰矗立,十里深壑地缝幽绝,“地球最美丽的裂缝”之云龙河地缝(嶂谷),古朴清幽“世外桃源”鹿苑坪峡谷,“人类与灾害共存”的沐抚、马者大斜坡、大滑坡地质灾害群,不同海拔岩溶台地台面随处可见峰丛洼地,有如神迹,仿佛沈从文所言“别一个国度”,犹如悬圃世界,云中桃花源,天上人间。
七星寨石柱式峰林,海拔1618米,3平方公里,初步统计石灰岩石峰石柱百余座,直径7—195米,高20—285米,整体地貌类似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不同之处,张家界峰林地层为距今4.2—3.6亿年泥盆系红色砂岩地层,而七星寨为距今2.5—2亿年三叠系嘉陵江组薄至中厚层灰岩,厚度数十厘米至1米不等,产状平缓,近似水平,犹如一块块岩石堆叠起千层状石柱。
世界著名岩溶地貌学家巴拉斯考察恩施大峡谷后,比较分析判断:石柱式峰林,全球唯恩施独有喀斯特地貌类型。
其中大小龙门石柱峰林,绝壁(前山、马寨)、一线天、一炷香等景观密布。沐抚大小龙门独峰达百余座,其中高200米以上独峰30余座,可谓鬼斧神工,举世无双,叹为观止。
一炷香,大峡谷最吸眼球地标,网红打卡地。一根巨石柱傲立群峰间,形似一炷香,接天连地。近距离凝望,感受空间一股神秘力量弥漫涌动。那怕只是匆匆一瞥,也会令人折服摄魂。巨型石柱与百余座群峰、绝壁悬崖交相辉映,还有原始次生林共同构成一幅幅壮美画卷。
云龙河地缝(嶂谷),又称“十里百丈绝璧”。身临其境,犹如走进水天地相接幽蓝秘境,接地气,感受地球呼吸,窥天象,体悟阳光雨露,听水声,领悟大地传情。

恩施大峡谷最具核心竞争力地——一柱香
平面“之”字形展布,立体横截面,近乎垂直大断崖绝壁,上下如刀切书页垂直、“U”字形断面,较常规“V”字形断面更具稀缺性、独特性。全长7.5km,平均落差深达75m,最窄12m,最宽150m。自谷底向上至谷坡、谷顶出露距今3—2.5亿年二叠纪碎屑岩、碳酸盐岩(灰岩)和距今2.5—2亿年三叠纪碳酸盐岩。地缝最早形成于距今7000—300万年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由地表山地抬升导致X型共轭节理、追踪张开裂隙发育,后期风化、溶蚀、冲蚀、坍塌不断加剧,形成岩溶洞穴、暗河、天窗、漏斗,最后全面坍塌形成今天模样。换句话说,地缝前身就是洞穴、暗河系统。
瀑布密集分布于大峡谷左岸悬崖绝壁上,地缝顶部三叠纪灰岩岩溶裂隙水及地表水下渗过程中被二叠纪含煤地层(隔水层)阻隔而沿崖璧溢出所致,诸如,沐抚、云龙、黄龙、彩虹等大瀑布。滔滔瀑布飞流直下,彩虹变幻莫测,潺潺流水清澈见底,一道道靓丽风景。
鹿苑坪峡谷,海拔1700米以上,重直落差500多米,位于大峡谷沐抚段上游中间河流域一处台地上。谷中尚有切割极深嶂谷、隘谷(又称玄鹿地缝),悬崖陡壁与奇特山峰组合地貌单元,缝中峡,峡中缝,水体景观强烈发育,众多瀑布水潭迭生相连,溅玉飞雪,瀑声回荡。
龙桥暗河,又叫板桥地下河,发育于下三叠系灰岩地层中。目前我国已探明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超大地下河系统之一,世界最长暗河,长达50公里。暗河始于重庆奉节,自北向南而下,沿途穿越长江与清江分水岭山脉,流入大峡谷板桥段,形成清江支流云龙河。流径地域天坑、竖井等岩溶水文地质地貌单元发育,与近在咫尺重庆奉节地缝水文岩溶系统渊源流长。

地质奇观腾龙洞,清江扛鼎之作。
每一处地质遗迹都有清江匠心独运,每一个景观细节都是清江鬼斧神工,恰到好处。
温柔妩媚、奔腾不息的清江不断侵蚀冲刷岩层形成巨大岩溶洞穴系统。洞壁深深线状水蚀波纹,一层又一层,强大动能伏流持续冲蚀留痕,宛如“象形文字”,记载沧海桑田变迁中一次次渡劫,显示“巨龙”清江落笔冲石洪荒之力。有学者认为远古时期清江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超乎想象,远比当今大得多,完全具备创造腾龙洞潜能。
腾龙洞,我国已探明大型溶洞,世界已探明最长洞穴中排名第七,容积总量居世界第一,中国旅游洞穴之极品,世界特级洞穴之一,享有“中国最美洞穴”“亚洲第一洞”“世界上大型的洞穴通道”等诸多光环。古称干洞,硝洞。清光绪《利川县志》记载:“干洞有硝。光绪十年(1884年),有采硝者十余人,秉烛而入数十里,惧而返”。
洞穴群系统由旱洞、水洞洞穴系统及古河道河床组成,庞大复杂,地处清江发源地,集山、水、洞、林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而驰名中外。研究大型岩溶洞穴形成机理、河流及伏流发育演化史的天然实验室,其中巨大廊道为研究地壳变动速率、岩溶水文系统变化及相互关系最佳基地。
腾龙洞最突出特色就是“高大”,洞穴廊道空间规模在国内外洞穴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其中,巨大洞口,世界罕见,位居世界第三。河流落水洞和穿洞群联体组合地质地貌单元,世界级地质旅游资源,全球绝无仅有。洞穴群上下五层,庞大雄奇,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水洞旱洞相通,支洞岔洞相连,犹如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局地出现“倒虹吸”现象。大小支洞岔洞300余个,其中主支洞27条,以毛家峡洞岩溶嶂谷、白玉石林最为经典。
旱洞,世界上已知大型洞穴通道之一。初步探明长达59.8公里,洞穴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容积总量4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中型水库库容)。洞口规模宏大,撼人心魄,洞顶石林密布,岩燕纷飞,洞口高74米,宽64米,20多辆卡车可并排驶进,直升飞机可自由盘旋在洞口,洞内地势较平缓,洞腔空间高大,最高处达237米(相当于70多层楼),最宽处174米。三岔口、妖雾山、白龙、白峰、花果山5座山峰藏于洞穴,其中妖雾山山体大,高达125米。迎宾、望龙、教场、白沙、三元、五洞等10余处大厅、150余个洞厅分布于洞内。岩溶钟乳石次生化学沉淀遗迹发育,其中象形石140余种,诸如,金字塔、魔芋石、龙爪石、珍珠滩、流石坝、沧海桑田、锦绣腾龙、五谷丰登、石柱、石笋、石幔、石乳、石花、石蛋等钟乳异石,千奇百怪,琳琅满目,奇峰绝壁,洞中飞瀑,美不胜收。旱洞与水洞洞口相距近百米,处于上下两层,上层旱洞,下层水洞(落水洞)。
腾龙洞旱洞洞口
水洞,我国最长、落差大地下伏统系统,八百里清江流径此处,猛然跌落30多米,浩浩荡荡奔腾进洞,冲击摔打两岸激起雪白浪花,气势磅礴,神秘莫测,瀑布水声震九渊。谜一般伏流穿越地心16.8公里,落差163米,如同神秘“大三角”一样的禁区秘境,目前技术手段难以探测其真实面貌,一段未知世界,充满敬畏、诱惑,给人无限想象空间。从远处眺望,黑魆魆洞口宛若卧龙张开大嘴,一口狂吸涛涛清江,大自然在此写就“卧龙吞江”奇观。
袁道先院士在其主编《岩溶学词典》定义“伏流”时将清江腾龙洞伏流作为范例,称其“世界上难得一见的洞穴系统的典型代表”。
古河床,十里画廊,远古神秘,清江千万年来奔腾流淌留下足迹。天坑与洼地共生,地缝与暗河相连,山峰与穿洞互望,旱沟与河流互通,峡谷与土家寨相傍,一线天、张家峡、三道龙门、观彩峡、独家寨、黑洞等岩溶风光奇特,地质遗迹弥足珍贵,探险、徒步、休闲、研学精品线路,户外徒步爱好者心中的“麦加”,网红打卡地,驴友们称之“中国最美的户外徒步线路”。
腾龙洞神秘源自千百年来一直是无人敢涉足的禁区。直到上个世纪,一个15岁满怀好奇心利川少年,孤身一人举着火把,历时一整天走完旱洞,从此开启探秘探测探险篇章。
1985年6月,利川县人武部组织探险队带着火把和干粮进入洞中,前行至一座高大乱石堆前,忽然一阵浓雾扑面而来,恍若妖怪,探险队员赶紧掏枪准备反击,转眼雾开气散,虚惊一场,后来将此山命名为“妖雾山”,鉴于山高石险,探险队临时中止探险。随后接连组织多队人马,历时一个月完成旱洞整体穿越。
1988年,中国和比利时25名中外洞穴专家,组成联合考察队历时32天实地考察论证:腾龙洞勘测总长52.8公里,中国大型的溶洞,世界特级洞穴之一。
2006年,由英国、爱尔兰、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国15名洞穴专家,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研究所专家,组成中外联合科考探险队再次对腾龙洞及清江利川段进行科学考察,进一步从理论上探索清江岩溶发育演化历史,探测结果改写总长度为59.8公里。科考队首次发现第四纪中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化石,且首次发现第四纪灵长类动物化石,为寻找古人类化石提供重要线索。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教授鉴定,主要为大熊猫、东方剑齿象、苏门羚,还有熊科、鹿科、牛科等动物化石,初步确定其地质年代至少20万年前。
2008年,国际洞穴协会原主席Derek Ford教授考察后评价“腾龙洞是我见到的世界上最壮观的地下河洞穴之一,其地下河入口景观可与世界自然遗产地——斯洛文尼亚的斯科契扬洞媲美”。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震撼腾龙洞”。2015年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
神奇激光秀,视觉盛宴,借助激光、球幕、喷泉、火焰、雾凇、电脑灯、音响等高科技“书写”手段,穿越远古时期,配以精心编排歌舞,融合土家等多元文化,虚与实融合,呈现出一幅幅美轮美奂、如梦如幻画面,将廪君、盐水女神神话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无比沉醉。
大型实景剧《夷水丽川》,将土家族神话传说、远古生活、世俗风情、土家歌舞融会贯通,通过优雅曼妙舞美、艳丽多彩服饰和变幻万千灯光,演绎展示肉连响、毛古斯、西兰卡普、哭嫁、女儿会、六口茶等经典土家文化,一场不可不看文化大餐。

南方亚热带岩溶喀斯特演化故事重要模式地。
恩施,全球最典型“岩溶学博物馆”名副其实,除了大峡谷、腾龙洞,尚有许多岩溶地质遗迹景观出类拔萃。
团堡天坑群,湖北省之最,包括大翁、多老河及响水洞等天坑,教科书式典型岩溶地貌组合,与峡谷洞穴、峰丛洼地、地下阴河构成地表地下岩溶地貌及水文水动力联通三维立体演绎天然模型,罕见地质遗迹和独特地下岩溶风景。大翁天坑,四周悬崖绝壁,宛如巨大石瓮,坑深108—267米,坑底分布巴祖、盐神、白虎、玄武4个大型天然洞穴及数处小洞。还是一处巴人先祖居住过古部落遗址,记录着巴人足迹。
梭布垭石林,喀斯特地貌,位于恩施市太阳河乡境内,总面积2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多米。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现场考察,石林为距今4.6亿年前奥陶纪沉积灰岩地层。“梭布”,土家语意为“三个”,梭布垭即三个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被良好,动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色迷人,被誉为“戴冠石林”“清凉王国”“天然氧吧”。
恩施大峡谷云龙地缝
与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红石林同属奥陶系地层,前者属于黑色或灰色石林,后者为红色或褐色石林,即奥陶系下统大湾组紫红色夹灰绿色中厚层瘤状泥晶泥质富铁灰岩地层,台地相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混合沉积。两地石林角石、牙形刺等化石丰富。湘西红石林为全球奥陶系红色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规模最好的红色石林景观。据湘西2018年9月正式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申请书》:“园区在中奥陶统大湾组沉积了一套台地浅滩相紫红色瘤状泥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展示了其特殊罕见的氧化沉积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全球意义……,成为全球碳酸盐岩石林模式地”。
石林奇观,婀娜多姿,宛若精美天然盆景,更似绝妙山水画。整个石林外形如巨大葫芦,四周翠屏环绕,群峰竞秀。青龙台、莲花寨、磨子沟、九龙汇4个景点100余处经典景观,狭缝、峰林、象形石、化石随处可见,其中“溶纹”“戴冠”景观独具特色。走进石林,宛如海底迷宫,圆柱形、圆锥形、椭圆形等岩溶峰林和黑得发亮或黑中泛灰峰丛密布,一座座石峰或昂首独立,或相互簇拥。大自然鬼斧神工将峰体身着波纹、鳞纹、网纹状“外衣”,精雕细琢成各种各样象形石,象人似物,天外来客,神仙托举。
登高俯瞰石林,千峰竞秀,茫茫苍苍,一座座石峰似塔、似浪、似帆,更似奔涌而来步履铿锵将士。峰不高,玲珑剔透,气象万千;水不深,清澈见底,波光粼粼;草不密,绿色铺展,清清爽爽;树不茂,郁郁葱葱,画龙点睛。飞泉挂瀑,水声悠然,藤萝垂丝,鸟语花香,蝶飞蜂舞……山、石、水、树、草、花,自然天成,粗豪细腻,色彩斑斓。身临其境,感悟大自然神奇,饱食负氧离子,享受康养体验。
龙船水乡,寻梦龙船调,探秘洞穴世界,目睹岩燕纷飞,享受纳凉避暑,饱心福眼福体福。其中水莲洞,国内第一大水洞,宁静谧然,奇特诡谲,富丽堂皇,惟妙惟肖,冬暖夏凉,人间仙境。洞长20公里,已开发5公里,错落有致分布5洞4桥3厅1宫,钟乳石等次生化学沉淀遗迹发育,造型多样,或晶莹剔透,或灿烂如金,或粗如浮屠,恰似天生艺术宫殿。乘船边欣赏水洞石柱、石笋、石花、石幔奇异景观,边和着导游船工演唱龙船调,好不惬意,妙趣横生。
龙鳞宫,俗称“出水洞”,雄奇神秀,水陆兼备,洞长2300多米,由水洞、干洞及迷津洞组成,其中,“小三峡”水洞500多米,干洞和迷津洞长1800多米。溶洞岩溶钟乳石发育,多达200余处,如,一坛、二府、三峡、九龙、十三厅和二十八珍奇等。
地心谷,嶂谷地质遗迹,形成于2.5亿年前二叠纪地层,被誉为“人类第一起源地”。深入地心谷,仿佛来到神秘地底世界。峡谷幽深,天坑地缝玄妙,地心暗河深邃,茶马古道,远古惊奇。
上述地质遗迹造化归功于水,亿万年水与山石对抗摩擦亲热,岩石一而再三包容谦让,水得寸进尺,无孔不入,沿着地表裂隙和岩石裂纹侵入,犹如伤疤上撒盐,让地表岩层伤口发炎,底线失守,山崩石解。日复一日,久久为功,岩石不断融入水中流失,如同水煮青蛙,被水冲刷成孔、管、洞,升级变成漏斗、天坑、阴河,最后彻底击穿山腹,磨垮山巅,冲破山粱,天坑变峡谷,水浸变水线,细流变溪河。

古生物化石和地质地层分界线剖面,探索地球上重大生物灭绝和地质事件实地实物。
古生物化石,重要地质遗迹,我国不可再生的珍贵自然遗产,地球历史见证者,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研究科学依据。对研究地球地质时期古地理气候环境演变、板块造山运动、生物进化灭绝事件等研究具有不可估量价值意义。
人类,地球上最年幼生物,人类史满打满算1000万年,地球面前就是一眨眼擦肩而过功夫。人类与地球上曾出现过古生物相比可忽略不计。三叶虫生存2.92亿年,牙形刺生存于寒武纪至三叠纪2.9亿年,恐龙生存1.65亿年。
据有关专家研究,走过46亿年的地球上曾经生活着海量级古代生物,但历经沧海桑田、新陈代谢,古生物能成化石概率为万分之一。地层中发现古生物化石,小概率事件,出现化石富集成群,小小概率事件,多门类生物集结成化石群生物礁,珍稀罕见。
区域地层多处发现古生物及遗迹化石,诸如,宣恩寒武纪地层中三叶虫,宣恩奥陶纪地层中震旦角石,利川柏杨坝、巴东野三关镇等二叠纪地层以海绵为主生物礁,寒武纪至三叠纪地层中牙形刺,利川佛宝山侏罗纪地层中双壳类、鱼类及蕨类植物等化石。
距今3—2.5亿年二叠纪,地质史上重要成礁期,我国地质史上第二次造礁繁盛期。利川柏杨坝镇见天坝生物礁乃我国二叠纪地层保存最完好、发育最典型的生物礁之一,为晚二叠纪长兴组台地边缘礁相沉积。生物礁由礁灰岩段和上下部不含海绵的非礁相碳酸盐岩组成。古生物以钙质海绵为主,多为柱状,海绵化石达17个属种,1个属种水螅,还有腕足类小嘴贝、石燕贝、长身贝、头足类菊石、甲壳类介形虫、原生单细胞生物有孔虫及藻类等古生物群化石。
古生代二叠纪与中生代三叠纪地层分界线(P—T)剖面,距今2.5亿年,位于大峡谷左岸沐抚大斜坡,二叠纪顶部薄层碎屑岩及含煤地层,大斜坡后部为残留三叠纪灰岩陡崖。二叠纪与三叠纪(P—T)之交,见证距今5.4亿年寒武纪以来地球上发生重大地质事件,包括生物灭绝事件,泛古陆(盘古大陆“Pangea”)解体、大火成岩省岩浆喷发、晚古生代大冰期冰球事件终结、极端高温事件接踵而至、冰水两个时代降临,2次生物大灭绝以及迟缓生物复苏等,可谓惊天动地、灭顶毁灭。地层古生物化石廖廖无几,唯显微镜下观测的牙形刺化石,成为全球地层对比及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标准化石和手段。

恩施,生态高地,森林覆盖率高,自然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典型,动植物基因宝库,生态链独具特色,货殖硒丰。素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世界硒都”“世界上唯一现存的水杉原始种群”“古杜鹃群落”“古银杏群落”之称。
星斗山、七姊妹山、木林子、巴东金丝猴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在其境。与湖南桑植县八大公山、石门县壶瓶山、保靖县白云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连为绿色生态共同体,成为武陵山区大的绿色生态高地,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意义价值举足轻重,卓越非凡,无可替代。
拥有树种171科645属1264种。其中乔大木60科114属249种;灌木32科89属228种,约占全国树种1/7,300余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水彬、珙桐、秃彬、巴东木莲、钟萼木,光叶珙桐、连香树、香果树、杜仲银杏等4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树种,占比全省90%。全州挂牌保护古树1.37万棵,一级357株,其中,利川谋道660岁“天下第一水杉王”被评选湖北五大树王,“湖北杨梅第一乡”来凤三胡乡杨梅古寨。
药用资源高达2080余种,比《本草纲目》所载还要多,“紫油厚朴”属国家珍品,“鸡爪黄连”(南岸味连)产量居全国前列,“板党”质地优良,供出口。党参、当归、黄连、天麻、贝母、杜仲、厚朴、黄柏、丹皮、半夏、银花、百合、舌草等药材产量及商品成交量居全省前列。中国板党、湖北贝母、巴东玄参、鸡爪黄连(南岸味连)、紫油厚朴、窑归、天麻、丹皮、首乌、竹节参、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等数十种名贵中药材,量大质优,久负盛名。
发现75种370余处矿产地,分别占比全国、全省矿种41.7%、51.5%。诸如,煤、铁、磷、天然气、硫铁矿、石膏、石煤、高岭土、耐火粘土、铝土矿、硅石、萤石、重晶石、大理石等28种。煤、石煤、天然气、铁矿、磷矿、高岭土、石膏、硒、菊花石、石灰石等储量居全省第一位。硫铁矿、硅石储量分别位居全省二、三位。
恩施,拥有世界上唯一独立硒矿床,我国迄今发现第一个富硒区,被誉为“世界硒都”。二叠纪地层顶部十余米厚石煤(碳质页岩)为重要富硒矿层,蕴藏量大。土壤中硒元素含量平均值高达0.7mg/kg,为全国土壤背景值0.207mg/kg的3倍多,形成富硒山泉、富硒农作物、富硒动植物资源生物圈。
硒,人体不可或缺重要微量元素,具防癌抗癌与延缓衰老功效。美国康奈尔大学著名营养专家康姆斯教授对硒评价:“对人类来说,在过去的时间里,悲哀不是缺硒本身,而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硒对人类健康的重要”。科学研究发现长寿地区土壤大都富含硒元素,产出富硒农作物、畜禽产品、水果蔬菜及相关绿色保健食品,营养价值高。恩施恩施玉露、利川红、马尔科小土豆、土家腊肉、来凤藤茶、利川莼菜、畜禽等特产,因富硒而具竞争力,成之国字号名片。
“利川红”,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楚天好茶,驰名中外。历史上称“利川宜红”,富硒功夫红茶知名品牌,列入中国传统功夫红茶重要序列。2018年4月28日,“利川红”红茶在中印首脑武汉非正式会晤中亮相,成之国事活动茶叙用茶。利川富硒功夫红茶,冲泡初红艳明亮,微凉后呈浅褐色或橙色乳酪状,再加热汤汁还原红艳明亮,“冷后浑”别具一格,唯极品红茶独有特色现象。
气候环境宜居宜业宜游,天然氧吧,避暑胜地。以利川为代表,避暑休闲百佳县,“凉城”享誉国内外。地理正值神秘北纬30°线上,独特地势地貌形成山地小气候,自然景观奇特多样,森林覆盖率达68.4%,夏季平均气温21.6℃,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3℃,室外温度相当于重庆主城区室内开空调,早晚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只及30℃(少有),凉爽宜人,负氧离子富足,“天然氧吧”,地球上最适宜人类生存地区之一。2018年6月2日,中国气象学会宣布利川与丽江、六盘水、九寨沟等为“中国凉爽之城”(简称“凉城”)。

恩施人文历史多元厚重,渊源流长,与本土天生地质地理环境条件密不可分。
建始直立人、巴东楠木园、巴东旧县坪、咸丰唐崖土司、鹤峰容美土司等文化遗址,彰显人文历史底蕴。
巴土文化发祥地之一,古老巴风楚韵犹存,多民族聚集,民间不少古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与湘西同处武陵山区,山水相连,两地土家族千百年来守望相助,崇拜天地和自然万物,民族文化熠熠生辉。但毕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风情各具特色,散落民间流传土家族文化遗珠,古色古香。
先民民间歌舞文化创造想象力颠覆认知,彰显热爱生活、能歌善舞。摆手舞、毛古斯舞、傩戏、利川灯歌、“肉连响”、山歌、小曲、锣鼓、三棒鼓、地龙灯、《龙船调》《哭嫁歌》《六口茶》等与大自然山水、凉风、森林等万物和谐共生,地方曲种,鲜为人知民间流传小曲,荡气回肠。
摆手舞,源自古代巴人“巴渝舞”。《华阳国志·巴志》所载巴渝舞乃酉水先民板楯蛮(又称賨民)歌舞文化,即土家族摆手舞,素有“东方迪斯科”之称。有歌必舞,有舞必歌,摆手歌与摆手舞密不可分。摆手歌包括茅古斯、祭祀歌、农事歌、古歌等,其农事歌如同农业生产百科全书,将一年四季农耕文化表演得淋漓尽致,如旱作文化则有砍火畲、撒小米、种苞谷、薅草、搞小米、背包谷等。
利川灯歌(又名灯调),俗称“灯夹戏”,民间传统音乐,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距今约300年历史,截止新中国成立时已传承16代。当地土家族人逢年过节,沿街沿村,划地为台,借助彩龙船、车车灯为道具进行传统民间演唱。内容多为风俗人情和男女情爱,诸如,上山砍柴、园里种瓜、娃娃拜年等劳作生活情景,语言质朴,方言方音衬词多,衬词美,趣味盎然。歌词句式通常以7字句破4字、3字加衬词(或衬句),亦有5字句(或10字句破5字)加衬词(或衬句)。徵、羽调式较多,旋律多下行,多小跳和级进。最典型音调结构为“三音腔”,衬词衬句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旱地划船,巴山楚水,龙舟竞渡,彩龙飞舞,蹁跹进退,踏歌赴节,打一遍锣鼓划一遍船唱一段歌,祥和悦耳。
“肉连响”,独特肢体语言表演,即肉体碰击发出响声的民族舞蹈,通过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身体部位发出有节奏响声而得名。动作与民间传统舞蹈“打莲湘”相近,又称“肉莲湘”。舞蹈动作诙谐明快,表演难度大,素称“东方迪斯科”。“肉连响”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船调》,土家族礼仪歌曲,纯朴爱情与生命礼赞对唱民歌。上世纪80年代,龙船调被评为世界25首优秀名歌之一,曾在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歌词通俗洗炼,浅显质朴,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艺术感染力强。《龙船调》故乡在利川,始于清朝,初为灯调,表现土家族人种瓜,故又称“种瓜调”,历经多次修改传承创新,转形升级成龙船调,集中表现土家族人风情万种爱情,内容丰富多彩。
《黄四姐》,中国民歌之奇葩,起源建始县三里乡,广泛流传土家族民歌经典,经久不衰。通过明快节奏喜花鼓演绎青年男女彼此表达爱恋之意、馈赠定情信物情景,赞美生动甜美爱情。
《六口茶》,土苗青年男女向往幸福生活追求爱情的古老民族礼节歌,如今赋予“亲切欢迎,友谊长存”寓意。一口一问,一口一答,浓香酽醇,似娇音缠绵;香甜不腻,似情人香吻;清爽神怡,似弦歌绕梁;岁月悠然,万种风情;洗涤昏寐,婀娜摇曳。远道而来游客一下子就放松兴奋起来,喝完六口茶,与客人距离拉近,彼此成新朋友。
《撒叶尔嗬》,又名跳丧鼓,发源地野三关,土家人祭祀歌舞。土家族把死亡看成登入极乐世界生命观最为质朴,习惯将白丧事当红喜事来办,跳丧鼓表达对死者生平劳绩追念。唱腔古老独特,动作粗犷豪放,鼓点明快节奏感强。
“女儿会”,“土家情人节”,民间自发组织以集体择偶为目的节日盛会,以歌为媒,自主择偶,与封建包办婚姻形成鲜明对立的自由谈情说爱方式。
神农溪纤夫文化,被誉为“世界纤夫活化石”,神农溪纤夫拉纤称之“大江上的探戈”,演绎着纤夫独特力与美;碗豆角木扁舟,古老原始交通运输工具活化石。
此外,利川荣膺“中国歌舞之乡”“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等称号。宣恩“薅草锣鼓”“三棒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秘境恩施,倚武陵襟抱,枕清江沃沃,犹如一部万古流传的厚重史诗,涵盖灵山秀水、人文历史、人间烟火、诗与远方,峡谷、洞穴、烟雨、森林、氧吧、凉爽、清江、土司、民间歌舞等特质无限,手不释卷,百读不厌。
山川毓秀,群峰巍然,万壑苍茫,四季常绿,山水空濛,河谷清幽,烟雨朦胧。清音和雨连青嶂,爽籁随风曳碧空,和着早春泥土清香,始终以诗一样激情,画一样美景,歌一样神韵,酒一样醇香,茶一样鲜爽,绽放在楚天大地武陵山深处,四处皆春色,无处不风光,爽眼爽口爽身,充满蓬勃传奇的生命张力。
蜿蜒流淌清江世世代代养育恩施儿女,滋润着这一片古老而神奇土地,演绎着大地灵动、柔媚、古朴、清凉、舒爽、诗意传情,造就着恩施人民踏实、坚定、节俭、和睦、纯朴、血性的精神品格。
走进恩施,健康纯净生态高地,绿谷氧吧,清凉避暑,亨受大自然兔费“清洗肺”和“森林浴”,饱食负氧离子,品味绿色生态“国宴”,体验养生康养之旅。
品读人文之韵,诗意旅居,接受心灵洗礼。厚重人文历史,唐崖土司世界文化遗产、神农溪纤夫等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巴土蜀楚等多元文化共生融合,古韵悠悠,古城古镇,古村古寨,灯火阑珊,诗与远方。
感悟自然地质之美,奇特壮观山水画廊,大峡谷、佛宝山、腾龙洞、黄金洞(唐崖河)、玉龙洞、水莲洞、龙洞河、梭步垭、水布垭、格子河等峡谷溶洞石林景观,世界地质公园最具核心竟争力地标。视觉盛宴真实感知8亿年地质传奇,探索科学奥秘,享受具有世界意义地质文化“大餐”,品味美美地质地球科学心灵鸡汤。
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新恩施建设进行时高歌猛进,勤劳、淳朴、真实、热情、善良恩施人民,万众一心,凝心聚力,厚植生态底色,加快绿色崛起,“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风生水起,感人肺腑,触动心灵,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铿锵有力,山水风光与人文风情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不断拓展。
随着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品牌声名鹊起,“颂造化之神奇、谋区域之常兴”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恩施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将不断攀升,“土硒茶凉绿”地标品牌显示度更亮更响,“两山”理念转化实践不断迸发澎湃动能。
坚信恩施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现代化文旅壮美新篇章,未来可期。

相关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线路
恩施必游景点(土司城、女儿城、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三日游

3日游 ¥638

恩施大峡谷+屏山+大清江3天自由行(独立包车,轻松游玩)

3日游 ¥1280

恩施自由行:恩施大峡谷+腾龙洞2天游|自由慢玩,独立包车

2日游 ¥1280

恩施2天自由行,轻松玩转恩施热门景点,恩施大峡谷+屏山景区

2日游 ¥1280

湖北景秀假期国际旅行社

成交数:5352访问量:1089925

全部商品 进店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