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发表时间:2019-11-22 来源:互联网
泰姬陵是来印度必看的景点,被诗人泰戈尔盛赞为“一滴永恒的泪珠”。泰姬陵1654年竣工,是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为皇后阿姬曼·芭奴耗巨资所造。这座宫殿式陵墓主要由纯白色大理石建造,镶嵌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宝石。泰姬陵还有着完全对称的建筑美学,集印度和波斯建筑艺术于一体。整个建筑群包括前庭、正门、莫卧儿花园、陵墓主体和两个清真寺。可以从西、东、南三个入口进入前庭,再从正门进入。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莫卧儿花园,中央有一个大理石水池,名为Hawd al-Kawthar(意为“丰盛之池”),水中的泰姬陵倒影清晰可见。水池旁有一张长凳吸引了很多游客坐上去拍照,这里是戴安娜王妃参观泰姬陵时留影的地方。水池的尽头,凸起的大理石平台上就是泰姬陵了,陵墓四角各有一座高塔,陵墓主体呈八角形,中央是半球型的大圆顶,配有莲花装饰,周围还有四个小圆顶。主陵墓入口两边的墙上刻着古兰经,进到内部可以看到一大一小两座石棺,不过沙贾汗与皇后却真正长眠在地下另一土窖中。陵墓内部只靠室外透入的阳光照明,这里是不允许拍照的,主陵墓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清真寺,西边的供穆斯林祈祷跪拜所用,而东边的主要是为了保持对称美。在不同时间和光线下,泰姬陵还有着各不相同的面貌。清晨是温暖的金橙色,日光下是白色,黄昏时从金黄色逐渐变成粉红、暗红,而到月亮初升之际,又成了银白色。在两边清真寺的一角,可以拍出透过拱廊看到的泰姬陵,也别有情趣。
阿格拉堡位于亚穆纳河畔的小山丘上,距泰姬陵约3公里,因为是用红砂石建造而成,故又称红堡,曾经是莫卧儿王朝的皇城所在地,它与德里的红堡属于不同的建筑。阿格拉堡建于公元1573年,具有宫殿和城堡的双重功能,外形雄伟壮观,内部富丽堂皇,是印度伊斯兰艺术的代表作,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堡内的建筑物曾多达500多座,但保留至今者已经很少。
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也是瓦拉纳西的生命源头。大多数游客来到瓦拉纳西就是为了一睹恒河的风景。清晨,恒河河畔的人们或是沐浴、洗衣,或是祭拜、进行火葬,这些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而又觉得虔诚无比的场景,大概只有在这里能看到吧。沿着瓦拉纳西老市区的恒河西岸有60多个河坛,岸边的阶梯一直延伸至水里,每个河坛都有与市区相通的道路,面向恒河的岸堤之上则是一座座错落不齐、风格迥异的神庙。在这么多的河坛中,最主要的是位于市中心的Dashashwamedh Ghat河坛,总是聚集着众多人潮,你可以从这里沿河岸散步到附近的河坛,或是搭乘小船欣赏沐浴风景。在Dashashwamedh Ghat河坛观赏恒河对岸的日出之景相当美丽,最好起早赶在日出前抵达。虽然恒河水看起来十分浑浊,却是神圣之河,当东方第一道曙光划过河面,许多朝圣者便开始双手合掌、口中念念有词,缓缓走入恒河中去沐浴净身、洗去罪孽。河岸上有间小寺庙,祭祀恒河女神像,可以敲钟、投入香油钱来祭拜。在河坛的台阶上,挤满了出售鲜花、蒂卡、念珠和宗教用品的小摊贩,甚至还能买到盛着恒河水的铜壶(Ganga Jal),很有意思。沿河往北去不远就是Manikarnika Ghat河坛,这里是瓦拉纳西的24小时火葬场,河坛上摆满了柴薪,远远地就能望到袅袅升起的白烟,死者在此被火化,骨灰则撒入恒河中,对于朝圣者而言,Manikarnika Ghat河坛是最终的目的地。不建议游客直接走到河坛旁观看,可能会被当地人恐吓勒索,一般是坐着游船在恒河上观看。需注意,无论以何种形式观看,火葬都是禁止摄影的,否则会引起死者家属及印度教徒的不满,请予以尊重。在恒河的河坛很容易就会看到船夫,不妨由此搭船来游览恒河景观。3-5人座的小船通常1小时船程收费100卢比,请在上船前谈好价钱,结束后可以看船夫的态度给点小费。Dashashwamedh Ghat河坛到Manikarnika Ghat河坛的火葬场一带再返回是最短的行程,游完全程大概要1.5-2小时,你也可以直接横渡到对岸,在岸边散步。每天傍晚时分,在Dashashwamedh Ghat河坛都有恒河夜祭,走在河岸边就能听到清脆的祭祀铃声,聚集着众多虔诚的信徒和游客。仪式通常为1小时左右,由十多位婆罗门祭司使用掸须、火烛、海螺号等器具进行吟唱和舞蹈。人们还会向恒河中倒入牛奶,放各种花灯。你可以找个位置坐下来观看整个仪式,但请勿喧哗,也不要随意评论。在游览过恒河后,可以到附近的维什瓦纳特金庙去看看,那是瓦拉纳西的中心地,也是湿婆信仰中心。从Dashashwamedh路开始的Vishwanath La.路可以走到金庙,狭窄的通道两侧并排着许多店家,到处是饰品、特产和人潮,十分热闹。要注意的是,非印度教徒不能进入金庙,而且禁止拍照。
德里红堡坐落于德里东北部老城区,是莫卧儿帝国时期的皇宫,因整个建筑用红褐色砂石建造而得名,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与阿格拉堡相似。
高大的红色城墙壮观气派,城堡内的大厅和博物馆值得参观,墙壁和石柱上还保存着精美繁复的雕刻。进入城堡时有一条购物街,主要出售印度特色的纪念品。城堡外由护城河环绕,大片的草地让当地人尽情放松。傍晚时分前来,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日落景象,这也是摄影的好时刻,晚上还有声光秀表演。
阿克萨达姆印度教神庙是印度目前大的神庙,历时5年、上万人参与修建的宗教建筑群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极致体现印度宗教艺术的同时,这里也是新德里的娱乐休闲胜地。神庙主建筑由赭红砂石和白色大理石构成,坐落于148只全尺寸大象雕像上的主殿,共有9个穹顶和239根装饰柱。殿内有一座3米高的纳拉扬镀金神像以及2000多座印度教神像,神态各异。立柱上雕刻精美绝伦,壁画色彩鲜艳,整座神殿华丽优雅,处处体现着精美的宗教艺术。
印度门位于德里市中心,与总统府遥遥相望,是为了纪念在一战和第三次英阿战争中牺牲的印度将士,同时也是新旧德里的分界线。印度门旗帜下是无名战士纪念碑,又被称作“Amar Jawan Jyoti”,意为不朽战士之火焰。纪念碑用黑色的大理石建造,上面立着一支步枪模型,表示对士兵纪念。通常印度门周围会有许多士兵,游客可以与士兵拍照,但是需征得士兵的同意。附近还会有很多小商贩,可以挑选一些小纪念品。印度门附近还有总统府和国会大厦可以参观和拍照,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再回来欣赏夜景,白色的建筑上打亮灯光,十分震撼。
顾特卜塔位于德里近郊的梅特乌里村,是世界上较为美丽的石塔之一,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身由红、白双色大理石砌成,塔高73米,从下往上逐渐变细。塔分五层,每一层有突出的阳台,外表由交替的三角形和圆形折纹组成。前三层由红色沙岩制成,第四、五层由大理石和沙石建成。塔内饰有优美的壁画和书法作品,镌刻着选自古兰经的经文,是伊斯兰教在印度发展壮大、到达鼎盛的见证。经历几个世纪风雨的洗礼,塔身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倾斜。遗址区域还包括古墓、伊斯兰大学、伊斯兰力量清真寺、有名的铁柱及阿雷米纳尔高塔,这些建筑因为地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下午游览古塔更为合适,此时拍照光线非常好。塔上不时有鹦鹉飞过,松鼠和鸽子在遗址的广场上慢慢踱步,当地人坐在草地上小憩,一切如画一般美丽而又古朴肃穆。每年11月-12月这里还会举行文化节,届时你将有机会看到印度艺术家的现场表演。
胡马雍陵始建于1556年,是莫卧儿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马雍的陵墓。陵墓融合了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建筑风格,庄严宏伟。于199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陵墓主体由红色砂岩构筑,陵体呈方形,四面有门,顶部的半球形白色大理石圆顶十分醒目。胡马雍和皇后的石棺安放在寝宫正中,两侧宫室放着莫卧儿王朝五位帝王的石棺。石棺上有雕刻精美的图案,宫室顶部也有精美的几何形图案。陵园内的花园景色优美,花草树木遍布。
胡马雍是莫卧尔王朝的第一任国王巴布尔之子,于1530年继位。1540年由于阿富汗人入侵,胡马雍开始了15年的流亡生活,后在波斯人的帮助下收复了德里和阿格拉,可不幸从图书馆楼梯跌落意外去世。其子阿克巴继位后修建了这座陵墓,并带领莫卧儿王朝走向鼎盛。
哈努曼猴神庙是一处造型奇特醒目的景点,颇具特色的猴神雕像高达34米,矗立在地铁蓝线沿线,与这一地区的时尚与现代相映相辉,构成一幅奇妙的景象。猴神庙最有趣的一点在于它的大门,是一只猴子张开巨大的略显狰狞的嘴巴,而所有游客必须从猴子的嘴巴中进入寺庙。
风之宫兴建于1799年,位于斋浦尔商业中心的主干道上,它原本是城市宫殿的一部分,延伸到妃嫔所在的后宫,如今是斋浦尔的一个地标性建筑。风之宫独特的五层楼外观就像一面巨大的粉红色的“墙”,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953扇蜂窝状的窗户,用红砂石镂空制成。每到清晨日出时,金色光芒中的风之宫显得特别壮观,而在夜晚明月照耀下又别有一翻韵味。如此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既能让妃嫔们观看下面的街道,又不被外面的人看见,因为她们必须严格遵守蒙面的规定。这样的结构也使得宫殿内任何地方有风吹入,即便遇到狂风天气,只要把窗户打开,大风就会吹过前后窗,而不会把建筑吹倒,因此得名“风之宫”。虽然风之宫很出名,但很多游客一般都只在外边看看就匆匆离去。其实内部也有不少值得一看的地方。风之宫的入口在后方,那里还有一处内院。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里面有一些细密画和贵重文物,可以顺便参观一下。风之宫内部采光良好,通风顺畅,设计得十分巧妙。这里的回廊四通八达,但通过标示能方便地找到出口。你不妨像旧时宫女们一样,透过小窗户俯瞰一下斋浦尔市集的繁华景象吧。
琥珀堡位于斋浦尔北部城郊的一座山丘之上,是斋浦尔的旧都,由于城堡由奶白、浅黄、玫瑰红和纯白石料建成,远看犹如琥珀,故被称为琥珀堡。
城堡占地面积很大,依山而建,非常壮观,内部由许多独立的宫殿组成,其中还混合了伊斯兰建筑风格。琥珀城堡所在位置地势险要,下方有一条护城河,周围环绕着蜿蜒的高墙。整座城堡居高临下,捍卫着斋浦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