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旅游指南

欣欣首页 全部分类 搜索 我的欣欣

三明特色

三明旅游网 http://sanming.cncn.com

民间传统艺术与时令风俗

     建宁历史悠久,民间传统艺术源远流长,且风格独特,形式多样,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一、傩舞。始源于清道光二年(1822)间。相传当时大地干裂,万物枯萎,虫害成灾。为避免粮食绝收,村民百姓自发组织一支“乞神保收”的民间鼓乐队来乞求五谷菩萨天降雨露,驱除病虫,驱邪镇魔,祈盼五谷丰收,久而久之形成现在的民间民俗活动——傩舞。溪源乡大岭村至今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还开展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

     傩舞的表演形式是以大众组合而成。主要有七人领头表演,一人扛百家伞,六人戴六种颜色的面具,即六个扮相,代表双、福、禄、寿、喜、全六位神仙。其中四位神仙肩挑担子,一头是线毯,一头是鼓。当地人把毯喻为“坦”,意即平平坦坦,风调雨顺,无病无灾;鼓:比作稻谷饱满,也能用来击鼓助威,增加气氛。百家伞是各家的媳妇和姑娘自作各色布条系上铜钱缝合而成,布条上均写各自姓名、年份、吉祥词。百家伞紧随六位神仙其后,一人撑伞,并不停地转动、跳跃,表示给菩萨跪拜。随后是乐队。乐队共有八人组成,鼓、锣、钹、唢呐、笛子。调门不一,吹奏《五谷祭》。

     傩舞的表演形式有二种,一种是祭祀队伍串村走田埂来到田间路边,旗分二路,中间表演,随鼓声响起,由观音菩萨(白色面具)引导(手敲木鱼,挥动须杖)排成纵队(表示福禄寿喜各路神仙降至人间,驱除妖魔鬼怪,保丰收),而后变化成一字形,阴挡鬼怪,驱邪镇魔,并不断击鼓,喊声震天,反复数次。另一种是由白观音引路,按顺序福禄寿喜各神在先,百家伞、乐队、竖旗、三角旗其后,边走边喊,绕田埂而行,所走过的田块都能天降雨露,五谷丰收。活动时全村男女老少倾村出动,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二、三百人。表演时,傩舞威威,喊声阵阵,锣鼓喧天,彩色旗飘动,鞭炮齐鸣,场面极为壮观。

     二、伞舞。是客坊乡一种民间传统艺术活动形式,仅是每年农历正月,农户用来庆贺新春——“舞龙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始从明朝年间的“伞灯”发展成清初的“伞舞”。客坊乡农历正月庆贺新春的民俗活动声势浩大,它集龙灯、伞灯、花钵灯、打团牌、跳马灯、杂耍及民间小调弹唱吹打为一体的综合性喜庆娱乐形式。而“伞舞”尤为出色,更吸引观众。其主要表演形式如下:

     伞灯为主另有八个少女手执花钵灯,按一个步法随乐而舞,其形式是伞灯居中,收一人执着就地不停旋转,直到整个表演结束。伞灯配以花旦小丑说唱形式表演程序如下:由一支五至七人组成的吹打乐队,一少女手执伞灯居中旋转,一男古装小丑扮相手执马鞭引路,另一妙龄少女古装花旦扮相,由小丑指东道西,载歌载舞,曲调《小放牛》,其唱腔既有土京剧,又有本地话。“伞舞”一定要有“伞”,这“伞”颇有特色。“伞”以竹制骨架,大约80公分,以红、绿、金等色纸绘制喜、寿花本等图案。“伞”寓意是真龙天子出巡,以保一方平安。乐队由唢呐、二胡、京胡、钹、锣、鼓等七至十人组成,其中年长者师傅为指挥。“伞舞”自80年代以来深为文化部门重视,进行了大胆创新,把“伞”改为铜质凉伞保留了“伞灯”特色,并进一步把一把伞扩展为十把伞,乐队唢呐增至二十把,另钹、锣、鼓适当增加数人。这种“伞舞”表演声势大,规模壮观,十个少女手执特别制凉伞既保留了乡土特色,又引人入胜的舞姿和统一着装的衬托,吸引了众多观众。

     三、马灯舞。是在建宁土戏和古乐队基础上发展起来。其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动作细腻,优美大方,集闽西北山村民间马灯舞艺术之精华,独具乡土特色。均口镇台田村的马灯舞,历史悠久,舞风古朴,被誉为全县马灯舞之首。马灯舞传说源于元朝年间,当时盛行骑马习武的风气,为了表达骑士出征英勇杀敌的慷慨壮举,民间艺人就用马灯舞的一文世形式表现出来,把洗马、喂马、训马、出征等动作及舞蹈形式展示,体现了英勇的骑士爱护战马及胜利归来的喜悦心情。

     马灯舞的表演形式主要由战马、旗幡、牌灯、凉伞、乐队、马夫等组成。表演开始后,随着乐曲响起,由一位少女和四位青年分别扮成巾帼女将和英勇骑士,他们骑着五匹马、踩着马步,一手拿缰绳,一手舞马鞭,以飞奔的姿势出场,然后依次表演“五马出征”、“五马冲锋”、“五马团聚”、“五马凯旋”等动作程序,其队列灵活多变,动作要干净利落,姿势要萧酒大方。持旗幡、牌灯、凉伞者应踩着碎步,在马队的两侧,随着五马表演而及时变换队列。建宁的马灯舞,经过几百年的继承和发展,原来用于庆祝战胜敌寇胜利后所跳的一种欢乐舞蹈,现已成民间欢度春节和喜庆丰收所表演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

     四、桥灯舞。又称桥板灯舞,据说是唐朝末年,由江西传入我县,当时流行于全县各乡村,现在黄坊乡的毛坊、陈岭、黄坊等村,每逢元宵佳节均有开展这一形式的踩街活动。

     桥灯,顾名思义,以板块组成桥,配置于以灯。主要有三部份组成。一是板块:应有统一规格,每板长一点五米、宽二十公分、厚三公分,板两端开凿五公分的圆洞,每板用七十公分长的园木为柄,穿准前后板洞内,榫拴而成桥。二是花灯:用竹蔑扎成的木灯架,形似莲花或灯笼均可,巧剪人物花鸟图案画,裱糊灯架左右两侧,前后空敞,中间可燃点蜡烛,每板三盏。三是乐队:由鼓、锣、钹、唢呐等六至八人组成。元宵节前,桥灯舞活动主持人(解放前一般由族长担任,现由村民推荐),组织各家各户备制桥板,扎花灯。元宵夜,各户找着自制的桥板,点亮花灯,在指定地点集中,板与板之间用木闩依人头高矮衔接起来,首尾配以龙头龙尾,形成一条长龙。最长为一百二十四板,次之为一百零八板。元宵节夜幕降临之时,主持人用“神铳”指挥,(民间用铸铁火药制成,圆形一铳有五眼即五响)“神铳”一响,家家户户鞭炮齐鸣,在奏乐声中,身着统一服装的表演队伍,用同一肩扛桥板,顺一手执柄,急步前行,开始踩街。龙珠引路,龙头龙尾齐舞,在村的主道上游行一圈后,进入广场,还绕圆圈,再走S形,边走边表演卧龙起舞、游龙寻珠、龙舞升平、龙吟宵叹、龙喷焰火等多种套路。远眺之,似条百米长龙,又如一条闪闪银河、照亮山村,照亮山山水水,映红人们欢乐的笑脸,别具一格,蔚为壮观。

     五、团牌舞。是矛和盾两种兵器的对峙组合舞,是一种很有功底的建宁民间传统武术,没有经过一定的基本功训练是打不好团牌舞。它始于元朝年间,当时全县大部分乡镇均会打团牌舞,现只流传于里心镇一带。团牌舞由五人组演,现只流传于里心镇一带。团牌舞由五人组演,四人分别右手拿刀,左手持盾牌(盾牌篾编纸裱,直径一米),一人手持兵器(整个演出分别使用棍、叉、大刀),随着紧奏的鼓点引队出场,走圆圈,穿八字,窜篱笆,然后执盾者分站四角,由持棍者分别使用不同兵器与四人开打较量。采取戏剧武打形式来演,持枪棍者刺杀紧密,执盾者抵挡快速,表演好的见盾不见人,唯听刀棍碰击声,翻滚时,盾不着地。除舞台或大庭广场可表演外,执盾者可沿路进行翻滚。

[Page]

     六、花钵灯舞。据说明朝末年流传全县各地,现伊家乡的沙洲村,里心镇的新圩村每年春节都有跳花钵灯舞的习俗。花钵灯舞由精工巧扎三十厘米高、三十厘米大的花钵十六个,每钵配纸帛各色花卉果枝,内燃蜡烛,由八少女装扮双手各执钵灯一个,用舞蹈步伐,随着有节奏的锣鼓声和悠扬的乐声轻歌漫舞,队形变换多样,人与灯共翩跹,人花一片汇合,一曲告终以灯组字。古时多组“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字形,解放后组排“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等字形,如今较多组排“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齐心奔小康”等字形。字多、曲多、舞步队形变化也多。以里心镇新圩村的花钵灯舞为全县最佳。它钵体大小适中,纸制辣椒、莲花、桃花形真玲巧,表演时,配曲古雅、舞姿丰美、动作细腻,别有新意。

     七、龟蚌舞。它源于“龟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典故。是里心镇新圩等村民间流传的一种民俗活动。每逢春节,里心镇的部分村均有开展这一活动。龟蚌舞一般由龟、蚌、梢公、渔翁、渔女等角色组成。道具有旱船、渔网、渔篓、鸬鹚等。龟、蚌、鸬鹚、旱船均由篾扎纸裱而成,蚌八个由八位少女扮装表演。乐队有大鼓、大钹、小钹、大锣、虎锣、碗锣,另外唢呐二至四把。音乐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曲调平稳,流畅而优美。

     八、宜黄戏。俗称大戏、土戏。由昆曲、西秦腔发展演变而成的。明朝末年由江西抚州传入建宁,盛于清朝。当时,建宁拥有同师同祖同腔调的戏社五个,遍及建宁各集镇。宜黄戏主要以用二换一曲唱到底的《碧玉簪》、《珍珠塔》誉名,次以传统正本戏《龙凤配》、《二度梅》、《下南唐》等二十余个剧目广流于众。宜黄戏腔调多唱上线(二换或二簧)拆子戏(俗称杂戏)多于正本。曲调一称下江上线(二换);一称下线(西皮)。演员唱的是土声腔,小旦小嗓,小生半小嗓,道白半官半土。行当配套较整齐,有四旦四生四花脸,且有固定脸谱。鼓钹及器乐伴奏 六人。乐队练的是工尺谱,以笛定音,低八度,各拉各调。均口镇龙头村业余宜黄戏团至今每年春节及农闲期间,坚持在建宁、泰宁、宁化、清流、明溪等县的偏远乡村巡回演出。该团在唱腔、表演艺术上带有浓厚的乡土色彩、服饰化妆,道具原始古朴,保留了不少明清期间戏的特色、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九、杖戏。是一种游街串巷供观赏的民间艺术。木制一座由四人扛抬、九十厘米高、一点二米见方、四脚落地、上下横贯牢固的底座方台,台中上下横档中间,立一根七至八厘粗、四米多高的铁杖,故名杖戏(丈戏)。铁杖顶梢,钳铸出一小块L形坐板,专由幼儿扮演,每出戏中主角被绑扎于铁仗梢人坐板上,其他角色分别站于底坐方台上。由四人抬,二人手拿叉杆掩护,随着吹奏音乐游行。里心镇靖安村的形式别致,除柱式外还有“秋千架”式和水车轮网两种。秋千架式坐二人,车网式的,网在直径二米余,均分四等座,座台上坐二个小孩,随时拨动车网,摇动秋千,让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有胆量的儿童一点不怕,摇摆频笑自若,胆小儿童几乎埋头俯视。

     十、宴堂乐。是在婚丧喜庆,祝诞拜寿时为烘托热闹气氛的打击伴坐唱的一种文艺形式。一班五至七人组成,乐器配有锣鼓、弦乐、笛子唢呐。鼓手是指挥,又是主唱者。其他人员既是打击吹拉者,又是分行别当的轮唱者。曲牌节目多与民俗风情紧密配合。如寿诞必唱《郭子仪拜寿》,结婚拜堂必唱奏《浪淘沙》加筛锣,晚上闹洞房必唱《十月怀胎》,祝愿新郎新娘和睦幸福,遵嘱新婚夫妇孝敬父母。现在农村婚丧喜庆仍有请“宴堂”之俗。

     时令风俗习惯荟萃

     从公元958年(南唐中兴元年)置县始,建宁就流传着民风古朴的风俗习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经济的变化,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陈规陋俗有所变迁或被破除,但至今许多乡村群众还相沿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形式繁乡的时令风俗习惯。

     1、春节:又叫元日,俗称“大初日”。是日,零点开始就有人早起燃放鞭炮叫“开门”,但门不敞开,鞭炮放完即关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早起,家中人也互相道喜,说吉利话。当天不挑水、不劈柴、不扫地。饭后出门礼拜社稷,曰“出行”。遇人互道“生财”、“添福添寿”,不走亲戚。初二开始走亲访友,至初六止。晚上需放鞭炮“封门”。初三“送垃圾”,每家此日开始打扫全庭院和厨房、过道,把清除的垃圾装在一提竹箕里或大篮里,带上香纸炮烛,派一个家人担着或二人扛着将垃圾倾倒河边。垃圾倒完后,要在河边拾大小石装入竹箕,名曰“拾元宝”,回家后倒在土地神座下,以图招财进宝之吉利,意为倒去垃圾担来元宝。      2、立春:“立春”之日,每家摆设香案于大厅前,先日用红纸束好鲜菜一棵,及各色鲜果数碟,全家人顶礼上供“天神”接春,有“新春大似年”之说,“立春”时刻,城乡各地,鞭炮声此起彼落,响彻云霄。

     3、元宵节:俗称上元节。挨家挨户宰牲,买新肉,既是供品又是庆元霄佳肴。如有添男丁,须在正厅悬挂花灯一盏。是日将春节粘贴的“岁纸”撕下焚化。俗云:“烧了上元纸,各个寻生意。”“看了上元灯,各个操营生。”示意新年已过该各从其业了。各地乡村有举行跳灯舞龙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4、清明:家族大开祠宇,具牲醴,祭祖毕,大摆筵席,曰“吃清明”。众乡民具祭品上墓除草、复土、挂纸。解放后,簇伙做清明消失了,个人上墓祭祖依旧。

     5、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数日前,各家陆续包裹粽子,亲友相互馈送。是日,所有门窗悬草蒲插艾条,贴钟馗像、八卦太极神符,以示驱邪避鬼,人人必饮雄黄酒。中午出外采草药曰“采节茶”。城区有龙舟赛。

6、“中天贶节”和“尝新”。定为农历六月初二,除有“中贶节”习俗地外,其他村落农民为庆丰收,在早稻吐穗时,择辛卯日,摘回未熟谷穗插于神座和土地厨香炉中,宰鸭捕鱼一并供拜,邀亲请友会餐,预庆丰收。

     7、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七月节或鬼节。此日,为追祭行人之日,家家户户必大量点蜡焚香烧纸,做“碱糍”。[Page]

     8、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或之前即使是偏僻村庄,也得早日往集市买好“月饼”。各乡村有吃“月饼”习惯。俗云:“五月节裹掉,七月节烧掉,八月节柄(饼)掉”。

     9、重阳节:为九月初九,又叫“登高节”。各家改善生活,扎纸鸢供小孩嬉放。城区有登高、滚坝王窠等习惯。

     10、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有些乡村称此日叫做“十月朝”。一年辛苦,宣告秋收结束,于是打糯糍,设简筵会友聚亲,以庆丰收。 11、冬至:时日设供,合家跪拜祭祖敬祖,曰“拜冬”。群居氏族,大开祠堂,设牲醴供祭,群拜祖先。

     12、腊月: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俗称为灶君上天之日,于是家家户户晚饭后,设供祀灶。祈求上天奏好事。延续到正月初三,设供恭请灶君下凡,祈愿下地保平安。

     腊月择日进行大妇除,俗曰:“扬尘”,在过小年前,各家各户将门窗厨桌板壁等洗刷一新,庭院上下,扎帚扫刷。把庭院、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

     13、除夕:俗称“三十夜。”是日,家家张贴对联,大小门窗贴上红纸扎好的岁纸,设盛馔,先祀社神祖先,后合家吃团圆饭,给小孩包压岁钱,晚上放炮请年辞岁,守岁封门。

 

 

相关内容
热门景点更多
泰宁大金湖
泰宁大金湖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风景旅游区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风景旅游区
永安桃源洞旅游区
永安桃源洞旅游区
玉华洞风景名胜区
玉华洞风景名胜区
欣欣旅游 三明旅游 三明攻略

欣欣旅游网手机版-m.cn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