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旅游指南
日照旅游网 http://rizhao.cncn.com
岚山海上碑
民间工艺
1、日照纸扎
纸扎,融剪纸、绘画、草编、竹扎和裱糊于一体,是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纸扎艺术传入五莲的时间已无考。据洪凝村一位老者讲,清道光年间,他的家祖就从事纸扎工艺,他已是第五代传人。
五莲县从事纸扎的有数十家,主要分布在县城驻地洪凝和杜家沟、潮河、许孟、于里、汪湖等乡镇。解放前多扎牛、马、轿、柜、聚宝盆、摇钱树、莲花台和人物,用来祭奠和陪葬死者。有时也扎风筝,有天宫、八卦、凤凰、刘海、蝴蝶、燕子和嫦娥等。还扎制彩灯、龙灯。平时多为办喜事和建新房的人家作装饰,如扎天棚、美化洞房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纸扎”艺术,吸收姊妹艺术之长,又放新的异彩。从1981年开始,五莲县文化馆、图书馆联合举办春节灯谜会,各村选送的纸扎彩灯,形象各异,争奇斗艳,煞是好看。1986年,洪凝村创作了“双龙戏珠”纸扎艺术品。两条龙盘绕在两根柱子上,中间一颗宝珠,龙旁彩云缭绕。该艺术品仅高一米,造型别致,寓意深刻。1987年春节,五莲县供销社扎制一辆龙形彩车。两条巨龙扎在汽车两边,车动龙动,摇头摆尾,犹如真龙腾云驾雾,观众随车围观,纷纷喝彩称赞。
2、日照工艺刺绣
工艺刺绣品是东港区的传统工艺品。民间妇女的手工绣品,注重图案、色泽、细密度的结合,表现图案千姿百态,或龙凤呈祥,或鸳鸯戏水、喜鹊登枝,或福禄寿禧……惟妙惟肖,成为婚嫁、童装、鞋垫等日常用品不可缺少的饰物。随着生活需求量的增大,绣品的需求日益增大,手工生产难以满足需求,机绣、电脑刺绣应运而生,产品种类也由单一的家庭消费品转变为宾馆、大酒店理想的饰用合一用品。
东港区现有工艺刺绣企业十余处,个体(联合体)加工户1万余户。东港绣品选料考究、绣工精细,图案花纹布局合理,色彩丰富,自然景色浓,层次清晰,主体感强,为越来越多国内外人士所喜爱,饰品畅销日、美、德、英、加等国家和地区。
3、日照石刻
日照石刻发展到现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栩栩如生的日照石刻,无处不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古老的石刻工艺,弘扬灿烂的民族文化,东港区一位有志青年招集8位农民石刻爱好者,用8根大锤,昼夜奋战雕出了12件美丽的日照石刻,在1989年的青岛小交会上吸引了无数中外客商。从此,东港石刻在东港这块土地上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目前,莒县、五莲县相继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石刻厂。
日照石刻素以“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品种齐全”而著称,其外型粗犷之中见精细,朴实之中见华美。日照石刻的小工艺品更倍加令人喜爱,罗汉、仙子、动物,那神态、造型、颜容惟妙惟肖。日照石刻的实用性在近几年发展很快,笔筒、烟灰缸、桌几……给您的生活更添几分诗意。日照石刻不但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盛誉,在1989、1990、1991、1992年的青岛小交会,1993年美国展销会上,同样也深受外国朋友的喜爱。现在,石刻已畅销日本、南朝鲜、美国、东南亚、港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日照石刻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走入产业化发展轨道,成为出口创汇、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照石刻必将成为更璀璨夺目的明珠,将会为当今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做出新的贡献。
日照集市
集市是农村的一种传统贸易形式,起源于殷、周之际。它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的。在我国南方称墟或场,中原以北称集。据《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说的就是当时集市的盛况。
日照境内的集市,历史悠久,而且兴旺发达,有的集市早已闻名四州八县,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一个地区确定一个集市。经上级批准第一个集日叫“启集”。为了把这个集立起来,通常都是连续三天。启集前除了周密的组织货源外,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如集市管理人员、各行各业摊点的划分、立标竖牌,还要四处张贴广告、请剧团演戏,集市驻地的群众引以为荣。
集市日当地叫“逢集”,来集市进行交易叫“赶集”,赶集的人散去叫“散集”。它是以农历计算,都是五天一集。一个集镇通常一个月有6个集日。集日一般由县区统一划分。所以,在一个区域内,有的集镇每月的五、十日逢集,有的则在二、七,三、八或四、九缝集。这样划分的好处是,在一个区域内天天有集,商贩们可赶“四集”,便于商品流通,且又方便群众。
1970年,日照集市改革,把每月的五、十日定为集镇的集日。理由是为了“农业学大寨”,有利于劳动力集中,便于工商行政部门对集市进行管理和打击投机倒把分子,但由于此举有违市场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商业活动习惯,没多久又恢复了原来的集市日。
集市的规模大小是根据这个集的行业齐全与否、赶集的人多少、当天的交易额大小而定。当地叫大集、中集、小集。凡是行业齐全、人多交易额大的叫大集,次之为中集、小集。大集持续时间长,往往早4点前上市,到晚8点才散集。
还有一种集,只设肉菜鱼市场,赶集的人匆匆来、匆匆去,当地叫“小吃集”,也有的人风趣地称它是“露水集”。
陈疃有个石墩集,每年只在腊月二十三逢一个集。所以当地人说,“石墩的孩子,一个集空新长大了”。
集市货物大体分常销货、季节货和节日货。常销货又叫大路货,如日用百货、副食品、生产工具等,常年摆摊,天天畅销。季节货是根据人们在不同季节的需要而上市。节日货只有到了某个节日,提前十几天上市,如棕叶,只在端午节前才能在市面上买卖,而节日一过,棕叶就不见了。集市的货物大都摆摊设点,你买我卖,公平交易。
集市的货物随经济的发展而变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集市货物正向高档、新型发展,特别是家用电器、机械、高档家具、服装等占据主要市场。
山会,是农村集市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分两种,一种是每年只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日照东关集,每年二月初十为春山,十月二十为秋山。届时,全国各地都有人来赶会,名优产品四方云集,人山人海,声势浩大。过去集市的地点大都在村庄里,近年来,有计划的将集市迁往城镇、村外,并设固定摊位、架盖、大棚,有的集市已变成全日集贸市场。
过去赶集的人都是徒步,货物均是肩挑手提,车推牲口驮。现在已大不相同了,人们有的骑自行车,有的骑摩托车、三轮车,有的开拖拉机。赶集不仅是一种商业活动而且是一种交际活动。人们常常借赶集之便,来完成串亲、访友等活动。有的人把赶集当做一种乐趣,赶集什么也不买、也不卖,只是逛一逛、开开心,叫“赶闲集”。
东港的集市,千百年来都是按它的自身规律不断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集市也将不断发生变化。